大家好啊,前几天分享了我家孩子在数学竞赛得奖的经历后,有很多朋友在后台留言,说我家的孩子太会“自驱”了,不用督促就会乖乖学数学,还自动自觉地参加比赛,就像“开了挂”一样。
我在燃起一点小骄傲和小自豪的同时,心里也在默默os:大家看到的可能是孩子对数学天然的热爱,但也请看看在背后默默付出的老母亲呀。
但这些付出,在我看来并不是一个个浪费时间的任务,而是和孩子深度交流,引导他追寻内心热爱的过程,所以其实还是很快乐的啦~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怎么通过三件事情,就能让孩子爱上数学的,希望能够给到大家一些启发。
#1 抓住每一分“简单”
最近收到很多朋友的私信,说孩子的数学基础太不扎实了,成绩总像过山车一样不稳,问我有什么方法可以“急救”一下。
确实,孩子对数学的基本概念比较模糊,真的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但有本非常“好用”的基础工具书,可能会被大家忽略掉,那就是我们的教材。
我之前就给大家梳理过小学的教材,里面给出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任何数学测试必须用到的核心理念。
比如,一年级课本中的“凑十法”,就是让孩子学习十进制这个概念,懂得判断“个位”和“十位”。
这个看上去非常简单的知识点,恰好就是孩子进行所有数学运算的基础。如果孩子加减计算老是出错,不如先翻开课本,重温一下“凑十法”、“退位减法”这些最核心的内容。
又比如三年级的“矩形面积”这个知识点,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是“长×宽”?比起直接给公式,教材会更注重让孩子理解长方形的面积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