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我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为农历八月十五日,时值秋季正中,故名。俗称“八月十五”。源于农业,年八月仲秋,万物皆熟,民便以此为节庆丰收。唐初定节,宋盛。明、清与元旦(春节)齐名,有小大年之称。 中秋过晚上,习俗有供月、祭月、拜月、赏月。届时离家出走者皆回家团聚,故称“团圆节”。神话传说有“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
吃月饼为中秋习俗,月饼初供品。先为家庭作,后改作坊制。早年一进八月,家家户户都要打月饼,从此时开始,也就是归绥城乡妇女们最忙的时候。因为饼铛少,多户人家便轮流用,于是她们今天在你家,明天去她家,忙里忙外,成天闲不住手。打月饼讲究三油三糖,打出的月饼叫“混糖月饼。”用模具制作的月饼称“提江月饼,”内包什锦、花生、五仁等。大型月饼为“月光”是供品。上用模型压出“广寒宫”、“嫦娥奔月”等图案。早年打好的月饼需贮藏十天半月才能吃,经过贮藏的月饼软活有果子味,口感好。存放时要把月饼一层一层地放入坛罐内,再放几个槟果来提味,然后用白麻纸封住坛罐口,其间要翻看,到八月十五取出吃时口感一个绝(这种月饼今已不见)。
晚全家人欢聚一堂吃过团圆饭,时浩月升空,满院生辉,人们谈天说笑,边吃月饼边喝茶水,进入赏月、祭月、拜月时刻。 祭月,初古代帝王祭祀活动,《礼祀》“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后官吏、文人效仿,散于民间。摆祭品供桌上,用玻璃高脚碟子盛月饼、苹果、槟果、葡萄、西瓜等。西瓜要切成花蓝牙状。因所祀供品多为圆形,寓意合家欢乐团圆。一般人家在自家窗台上设供,后家主妇切月饼人各一份。祭月 摘自网站 赏月赏月乃中秋佳节之亮点,初宫廷文人兴起,后传民间。人们边品茶、边吃月饼,边赏月。观月亮之变化,如遇多云,则更有一番情趣,月亮在云雾中行走,时隐时现,使人陶醉在大自然赐予的景色中,曰“云遮月”。诗曰:“把酒问青天,千里共婵娟。”此佳句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问候和盼家人之团圆。
拜月,中秋夜深人静之项,寄托愿意。传说“齐国丑女,自幼拜月。成人后,以德入宫,未见御。年八月十五日,帝在月光之下见此女,喜招纳,立为后。”故中秋拜月由此而来。后少女多仿。有《貂蝉拜月》传说故事。
文曹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