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白细胞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女性,白细胞低吃什么补上来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6 14:31:09

大家每次来医院都有这样的体会,化验单上有很多的阴性、阳性、 、-、↑、↓等等符号和文字,在面对这些,大家一定是似懂非懂,一头雾水,所以在这里我来教大家学看与肾脏疾病有关的化验单,让大家第一时间了解自己肾脏的情况。

尿液比重:正常成年人在普通饮食情况下,尿比重为1.015-1.025,出现异常多见于以下情况。

尿少而比重增高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力衰竭、高热、脱水。 ②尿多而比重高,如糖尿病,尿比重可高达1.040以上。

尿多而比重减低:大量饮水、慢性肾衰竭、肾小管间质疾病、尿崩症等。

尿液颜色:正常为清亮淡黄色,饮水及出汗可以影响到颜色深浅。

色深红带黄如浓茶样,多见为胆红素尿。色为浓茶色或酱油色,多见为血红蛋白尿。色呈淡红色云雾状、洗肉水样或混有血凝块,多见为血尿。

尿液酸碱度:正常尿液一般为弱酸性,其值约为6.5。

尿液呈酸性见于酸中毒、发热、痛风、白血病或服用氯化铵等药物。 尿液呈碱性可见于膀胱炎、碱中毒、服用利尿剂、肾小管酸中毒。

尿蛋白:正常情况下尿蛋白为阴性。尿蛋白呈阳性可见于以下两种情况。①生理性蛋白尿:见于剧烈运动、发热、寒冷、交感神经兴奋等。此类原因导致的蛋白尿在原因解除后可以迅速消失。②病理性蛋白尿:各种原发和继发性肾脏疾病,例如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小管酸中毒、糖尿病、狼疮肾炎、多发性骨髓瘤、泌尿系统感染、肾结石、多囊肾、药物引起的肾损害等等。

如果尿蛋白检查呈阳性,一定要再做一个尿蛋白定量,即留24小时的尿量,查尿蛋白的具体数值,可以初步判断肾脏的损伤程度。

尿糖:正常情况下尿糖定性为阴性,若尿糖呈阳性,多为以下原因。

血糖增高性糖尿,如糖尿病、甲亢、胰腺炎、慢性肝病等;

血糖正常性糖尿,由于肾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如慢性肾炎、间质性肾炎等;

暂时性糖尿,如注射大量葡萄糖后;

假性糖尿:维生素C、使用一些药物后可出现尿糖假阳性。

尿酮体:正常情况下尿常规中没有酮体。

出现酮体有两种情况: ①糖尿病性酮尿: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非糖尿病性酮尿:发热、严重呕吐、腹泻、未能进食、严重妊娠反应,妊娠剧烈呕吐、消化不良等。

尿胆红素:正常为阴性。阳性:常见于肝胆疾病。

尿胆原:正常阴性。增多常见于肝功能受损;

尿潜血:正常阴性。阳性提示尿内有红细胞破坏。可见于肾炎,泌尿系结石、泌尿系感染、肾囊肿、肾肿瘤、肾结核等。

尿红细胞:正常人尿沉渣在高倍显微镜下没有红细胞或偶尔有1-2个/高倍视野,若超过3个且尿液无血色时,称为镜下血尿。镜下血尿又分为两类①肾小球源性血尿:变形红细胞常>80%,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②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变形红细胞<50%,见于肾结核,肾肿瘤、肾或泌尿道结石、肾盂肾炎、膀眺炎及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疲、血友病等。

尿白细胞:正常人尿沉渣高倍镜下检白细胞少于5个/高倍视野,如超过5个/高倍视野即为增多。尿内白细胞增多常见于见于感染性疾病,例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膀眺炎、尿道炎等。非感染性疾病也可以引起尿内白细胞增多,例如药物性间质性肾炎、狼疮肾炎等。

亚硝酸盐:正常为阴性,阳性提示有细菌所致尿路感染。

尿上皮细胞:由于新陈代谢或炎症等原因,泌尿生殖道的上皮细胞脱落后,可混入尿中排出。小圆上皮细胞出现常表示肾小管有病变。移行上皮细胞在肾盂、输尿管或膀胱有炎症时可成片脱落。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少量出现无临床意义,尿道炎时可大量出现。

管型:正常情况下尿中无管型存在,若出现则提示肾脏病变。①透明管型:运动、发热等可以出现临时性性增多;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恶性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可见。②颗粒管型:急慢性肾炎、肾小管损伤等。③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常提示慢性肾炎;白细胞管型可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④蜡样管型:多提示慢性肾炎终末期,预后差。

镜检其他:结晶体:尿中盐类结晶体的析出,决定于该物质的饱和度及尿液的PH、温度等因素影响,尿液中常见的结晶体如尿酸、草酸钙、磷酸盐一般无临床意义,需要配合临床表现分析。

肾脏疾病被称为沉默的*手,这是因为在起病的初始阶段,往往表现不出明显的症状,一旦出现了,已经是病情进展到了一定的程度。所以对于肾脏病的预防及早期诊断非常重要!那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做尿常规检测。

尿白细胞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女性,白细胞低吃什么补上来(1)

(图片来之网络)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