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0多年前的一天,在魏国都城大梁通往秦国的道路上,有一辆马车缓缓地前行着。崎岖的路面使车轮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车后腾起黄色的尘雾,马车在夕阳的余晖中拖着长长的影子。马车上坐着一家人,除了男主人以外,其他人都眉头紧锁,显得凄凄惶惶,失魂落魄。男主人的脸上也略显疲惫,但从他的眼睛里却能看出一丝坚毅。他不是别人,他就是以后大名鼎鼎的商鞅。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商鞅这时候还叫卫鞅,原是卫国人,后来流亡到魏国。年轻时爱好刑名之学,曾师从魏国首相李悝,后来又成为相国公叔痤的家臣。公叔痤知道他少有奇才,临死前把他推荐给魏惠王,要魏惠王任他为相,还特地嘱咐魏惠王:如果不用他,就把他*掉,千万不要让他离开魏国。谁知魏惠王并没有把商鞅当回事,既没有用他也没有*他。于是,商鞅在魏国失去了依靠,也没有了用武之地,只得悄悄离开魏国。
他的目的地是偏居西陲的秦国。为什么去秦国呢?因为秦孝公即位后,想让秦国富强起来,于是向天下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这种求贤若渴的态度是东方六国所没有的。于是商鞅来到了秦国,见到了秦孝公,并得到了重用,开始实施变法。
他执政期间,内立法度,奖励耕战,外连衡而斗诸侯。最终,变法取得了巨大成功,使秦国从一个偏僻落后的国家一跃变成了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这说明商鞅还是非常有本事的。
关于商鞅变法的内容有很多,社会上广泛流传着商鞅的驭民五策:
1、壹民:统一思想,加强领导。也就是要统一国家思想,国家只能有一种声音,老百姓也只能发出一种声音。国家让你干什么,你就要干什么,口口声声宣扬大家要爱国,实际上是让大家爱封建统治阶级。
2、弱民:国强民弱,治国之道,务在弱民。
3、疲民:疲于奔命,无暇顾他。
4、辱民:无自尊自信,相互检举,终日生活于恐惧氛围中。这一点很厉害,很明显已经不再满足于外在的打击,而是精神领域的全方位碾压,培养全天候的国家奴才。
5、贫民:剥其余财,人穷志短。让百姓没有余财,让他们处在半死不活的状态,这样他们就不会想其他的事情,也就无力与国家对抗。
五者若不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