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一种文体叫“骈文”,流行近两千年,亦曾繁盛了近千年。
何谓“骈文”。
“骈文”,是“骈体文”或“骈俪文”的简称。
“骈”,为两马并驾一车。
《文选·扬雄(子云)·甘泉赋》云:“骈交错而曼衍兮,㟎(tuǐ)嶵(zuì)隗乎其相婴。”
“俪”,原义为“成对”“配偶”,引申为“并列”“对偶”。
《左传·成公十一年》:“鸟兽犹不失俪。”《注》:“俪,耦也。”
所以,“骈文”或“骈体文”“骈俪文”,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的文章”。
说细一点,骈文的标志性特征有——
第一,就是须以“对偶句”为主。这不是说文中不能有“散句”,古代骈文名篇中亦有“散句”,然而若不是“对偶句”占绝大多数,便不能称为“骈文”了。
第二,讲求韵律,但又不被其所羁绊。“骈文”在音律上,处于“散”、“韵”之间——既不同于“散文”又不同于“韵文”。
第三,讲究“用典”和词藻华美。“用典”,可以高度凝缩且显得高深;华美,则彰显文采亦标表贵族气。
当然,学者们还有分析出“骈文”更多特征的,如《中国骈文发展史》,列出其特征二十五个;《骈文通论》,认为其有十三个。过于专业的探讨,可以不去涉猎,仅就前述三点,已足够有概括性。
“以对偶句为主”,是以汉语汉字特点为基础的“美学追求”。汉语汉字主要特点,是单音节、多声调。
据此,中国的上古文人,便逐渐自觉地在追求“语句的平行、对偶”和音律上的变化及和谐。
例如,宋玉的《神女赋》:“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五色。”
汉及以后,此种追求愈加明显。如——
司马相如《上林赋》:“修容乎礼园,翱翔乎书圃。”
西晋张载《七哀》:“汉祖想枌榆,光武思白水。”
南朝沈炯《经通天台奏汉武帝表》:“承眀既厌,严助东归;驷马可乘,长卿西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