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作者:陈华
他长于智胜,明明是一头沙场猛虎,却总是作出一副绵羊形象,让那些曾经名震天下的牛人死不旋踵。他出身豪门,年方弱冠,即入孙权幕府,安定地方,讨平山越,展现出卓越的军政才能,成为孙策的佳婿。他与吕蒙合谋,白衣渡江,袭取荆州,一战封侯。在夷陵火烧老兵刘备,在石亭计赚宿将曹休。之后,他出将入相,成为太子辅臣,统领吴国军政二十余年。可惜造化弄人,太子早逝,他在与孙权父子的宫斗戏中备受打击,郁郁而终。他就是吴丞相、娄侯陆逊。
汉末三国是士族门阀的上升期,那些掌握强大政治经济文化力量的士族,在国家的话语权无比巨大,令帝王们也不得不对他们刮目相看,很多时候甚至不得不向他们低头。虽然曹操曾颁布过唯才是举令,让很多非士族的人才脱颖而出,但随着曹丕九品中正制(又名九品官人法)的实施,士族极力排斥庶族,迅速变身左右帝国的权力核心。这也成为此后数百年间,中国政治生态无法回避的一大问题。
任何一种政治力量,也会如同个人一样,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在这种政治力量的早期,必然充满活力,会涌现出无数治国能臣,如荀彧、陈群、崔琰等人都是一时翘楚。
东吴政权从骨子里说,其实就是淮泗集团和江东士族的大拼盘,两大派系之间的爱恨情仇,伴随着东吴政权的兴衰荣辱。作为江东士族的代表人物,陆氏虽然在四大家族中排行第二,但由于一位陆氏子弟出将入相的卓越表现,赫然成为吴国朝堂上最亮的明星。陆氏子弟的杰出表现,让倾向日益衰落的淮泗集团的孙权心存忌惮,将其视作重点打压对象,使其郁郁而终。
在此文中,笔者将介绍东吴另一位有资格在武庙吃冷猪肉的儒将,执掌东吴军政二十年的丞相、娄侯陆逊。
陆逊字伯言,生于公元183年,本名陆议。之所以改名陆逊,最大的可能是表明一种追随孙氏的态度。
陆逊出生于华亭(在今上海嘉定),华亭在当时属于吴郡,其所在的吴郡陆氏,位列江东四大姓(顾陆朱张)之二。既然是豪门大姓,自然少不了历代为官的先人,陆逊的爷爷陆纡官至城门校尉,父亲陆骏曾任九江都尉,皆是中高级武官,这让陆逊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兵家教诲。不幸的是,父亲死得早,当时还叫陆议的他只好去庐江舒县(也就是周瑜的老家),投靠时任庐江太守的叔祖父陆康。
公元194年初,袁术与陆康失和,就放出在自己手下打工的孙策进攻庐江。面对这位将会横扫江东的小霸王,陆康抵抗得有声有色,一直守到公元195年末,庐江城才被攻破。长时间的守城,耗尽了陆康的心力,在城破后月余,陆康就病死了。在此战中,亦有数十位陆氏族人,因为饥荒和战乱惨死。由此可见,陆逊与他未来的老丈人孙策是有血海深仇的。
陆康知道孙策骁勇,当然不会把家人全都留在城中等死。早在城破前,他就将还是初中生的陆逊和只有7岁的小儿子陆绩送回吴郡老家。陆绩在三国演义中曾经跑过一回龙套,就是那个让诸葛大仙嘲笑为偷橘子的家伙。这当然是小说家言,实际上这个陆绩怀橘确实是想孝顺母亲,那个年代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何况是美味的橘子,也只有袁术那样的土豪才吃得起。陆绩最牛的地方在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法,星历算数无不涉览,曾撰写过《浑天仪说》,并作过浑天图,妥妥的博物学家。如果不是死得早,恐怕成就不会比西晋的张华差。
因为陆绩太小,承担不起家族重任,比陆绩经历过更多痛苦的陆逊就跳过读书比自己还好的小叔,成为陆氏的新科掌门。年纪轻轻的陆逊挑起顶门立户的重任,那张看似人畜无害的俊美面容后面,满是超过实际年龄的坚毅与睿智,此后的他注定将写就一段出将入相的传奇故事。这正是国人津津乐道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吧。
不过,此时的陆逊太弱小了,面对风云激荡的天下变局,他真的无能为力,只能冷眼旁观。在成长的过程中,他看到了家乡父母官许贡与孙策的斗法,也听说了孙策被许贡三门客刺死,然后就是孙权继领其众,在周瑜、张昭等淮泗集团骨*拥戴下招贤纳士,事业如火如荼。那一刻,他知道自己再也没机会找孙策报仇了,自己能做的只有重振家声,凭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光耀陆氏门楣,成就自己济世安邦的人生理想。
三年后的公元203年,陆逊二十一岁时,风华正茂的他进入孙权幕府,成为一名朝九晚五的公务员。老实说,孙权对这个只比自己小一岁的俊后生并没有太多成见,但也没有太信任,毕竟对陆逊有恩的陆康是因自己大哥孙策而死,谁知道年轻的陆逊会不会记仇呢?
陆逊做了一段时间的东、西曹令史,主要就是一些抄抄写写的文秘工作,虽然能够经常看到孙权,却没有什么交集。陆逊的文秘工作做得很好,这让孙权看到了希望,面对人才匮乏的江东,在维持淮泗集团基本盘的前提下,孙权也不得不依靠江东士族稳固统治。于是,他提拔陆逊出任海昌(在今浙江海宁)屯田都尉,同时兼任海昌县令。
当时的海昌,正赶上连年旱灾,百姓们在饥荒中痛苦挣扎。陆逊并没有因为自己是衣食无忧的士家子,就对此视而不见。在报请孙权同意后,他开仓放粮,赈济贫民,让百姓渡过难关。同时,他又积极组织百姓生产自救,并动员屯田兵和百姓同甘共苦。经过陆逊夜以继日的不懈努力,海昌的灾情大为缓解,当地百姓对他无不称赞。第一次主政地方百里为侯,就取得了如此政绩,陆逊的所作所为不禁令孙权眼前一亮。
解决了眼前的危机后,陆逊又将目光投向了远方。当时,因为战乱和饥荒,很多汉人百姓为了活命,不得不逃入山越之中,让本就不安份的山越各宗越发嚣张起来,纷纷在吴郡、会稽、丹阳等郡搞事情。终东吴政权一世,山越也没有被彻底平定过。面对这样一个巨大的隐患,陆逊想试着找他们好好唠唠,看看能不能从他们身上刷些战功?陆逊相信,战胜山越后,就可以从中遴选精兵,这些常年奔跑在崇山峻岭中的家伙天生就是战士。后来吴国军队半数由山越构成,就是从此时开始的。
孙权对于陆逊主动任事的态度很欣赏,很快同意了陆逊的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