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共创 “一花一梦想”(部分)
四、数字化创新下用户增长转化的思考
4.1 公益捐赠的心理机制
由于公益捐赠的非刚需属性,人们的捐赠热情更容易被突发的重大灾难所激发,通常重大灾害往往伴随着集体募捐动员,此时人们更容易做出捐款行为。从下图可以看出,中国社会捐赠总额在2008年、2010年和2020年分别经历了三个爆发式的增长,而这背后分别是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和新冠疫情三个重大灾难性事件的带动。
中国历年社会捐赠总量
Bekkers和Wiepking曾总结以往关于研究公益捐赠行为的心理机制,发现公益捐赠行为有最重要的8种心理机制,分别是:
- 认识到必要性(awareness of need),即给予他人帮助的意识;
- 劝导募捐(solicitation),即被说服募捐;
- 成本与收益(costsand benefits);
- 利他主义(altruism);
- 声誉(reputation);
- 心理获益(psychological benefits),即捐赠行为之后所获得的心灵喜悦及道德提升感;
- 价值观(values),即具有重视履行社会责任、亲社会价值观、利他主义等
- 效用(efficacy),即慈善捐赠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作用。
从上述心理机制可以看出,用户的爱心捐赠动作往往是多种心理诉求的多重作用下出现。因此在尝试做公益捐赠的用户转化和增长上,我们需要:
- 清晰的场景定位和用户数据分析
- 做好公益宣传和意识引导
- 通过公益价值的具像化,打动用户完成募捐动作
4.2 如何促进持续捐赠转化
在了解用户捐赠心理动机之后,结合爱心用户的需求和实际的捐赠转化流程,我们可以通过数字公益筹款的AIPL模型,展开具体的产品运营设计思路。
数字公益筹款的AIPL模型
针对不同的转化节点,我们可以做相应的产品和运营动作提升转化。
- 认知阶段:一方面来说,通过社交媒体、熟人好友多途径扩大用户关于公益信息、项目的触达和了解,增强可信度,很大程度上能够最终提升用户捐赠量;另一方面用户关于公益慈善的捐赠行为,仍然有较大的决策成本。更好的用户群体之间的传播引导机制设计,也能够消除用户疑虑,从而提升捐赠。同时项目本身的辨识度和传播度,也一定程度决定了最终捐赠额。
即使在互联网时代,家人或朋友的推荐对公益的传播仍然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或许反映出中国公众在慈善捐赠行为中的信任成本仍是关键,因此引导捐赠很重要。
公众募款信息的获得渠道
- 兴趣阶段:不同用户对不同的公益项目和捐赠对象有着不同喜好,根据用户偏好数据,给其推送对应的潜在高意向项目,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项目捐助转化。同时在兴趣阶段通过内容、项目反馈等强化其社会价值宣导,转化用户被动心态为主动帮助心态,也为后续转化埋下钩子。
不同性别用户在月捐项目中,男性在公益事业发展、教育发展类项目占比略高于女性或持平但在更多元的动物福利、心理健康、文化艺术等类别的项目中,女性捐赠人数比例远超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