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这在历史课本学过。
为了突出我们比西方人聪明,还找了德国人古腾堡做对比,你看我们比西方早了400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从先来后到的逻辑看,当然是我们中国人更牛。
另外一个四大发明之一——火药,也是我们中国人先发明的,然后西方在此基础上改良,造出了火力更猛的现代化武器。
但是活字印刷术的技术,中西双方是没有继承关系,毕昇和古腾堡是各自独立发明。
既然没有继承关系,要比较谁更牛,就要比比看这新技术发明出来后,对社会的影响了。
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毕昇发明了之后,只有非常小规模的实验,然后就很少用了。
一直到明清,中国印刷的主流仍然是雕版印刷术。
后来,要不是为了和西方人比比贡献,才在《梦溪笔谈》这本笔记小说里面把毕昇找到,恐怕毕昇就永远默默无闻了。
顺便说一下,就连“四大发明”这个概念,也是抗日战争的时候蒋介石为了鼓舞民心士气,把研究中国科技史的英国学者李约瑟请到重庆,然后才提出来的。
不可否认,有一点点宣传的意味在里头。
那为什么毕昇的活字印刷术,不能流传开呢?
因为技术水平还是达不到要求。
毕昇那个时代,还不能烧制出来特别整齐划一的胶泥活字,几百个字拼成一个版,印出来的书字都对不齐,美观程度上比雕版印刷差远了。
再加上烧制出来的活字强度也不够,印不了几张就损毁了。所以,从效率上讲,也不比雕版印刷强多少。
活字印刷术虽然灵活,但是不耐用啊
一项刚发明的技术就是这样啊。最开始的蒸汽船,肯定比不上大帆船;刚开始的汽车,肯定比不上马车;刚开始的计算机,几十吨重,看起来也是笨死了。我们节目里也说过,最开始的液晶技术,除了做电子表也什么都干不了。
如果没有后面的不断迭代升级,这些新技术也会变成一个僵死的怪物,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就是掉到了这个陷阱里。
毕昇之后,再也没有人改进过它了。刚才说到活字印刷术的几个技术难题,后来的一千多年,也没人提出解决方法。
我们再看看那个比毕昇迟了400年的古腾堡。他是生活在咱们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候的一个德国人。
古腾堡的第一个发明,就是所谓的“古腾堡字母库”。这是一种能够大量铸造一模一样的金属活字的技术。
拉丁文就那几十个字母嘛,还有就是少量的数字和符号。
所以,只需要很少的模具,就可以制作大量的活字。
而且,这些活字的字体还都是同一套“古腾堡字体”,这就让排版印出来的页面非常整洁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