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优先解释了字谜“好雨”,为何指的是李时珍: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因这两句话里,既含着李时珍的‘时’字,李时珍是湖北蕲春人,又含着蕲春的‘春’字。
“时下春季便是好雨,皇上龙体违和,想召李时珍来请脉,可又不愿明旨召他——杜诗下面两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是暗含了这层意思。这是叫王爷急召李时珍进京。”
听了张居正这般分析,站在一旁的陈洪立马称赞道:
“解得好!张师傅这一解,奴婢也想起来了,王爷,皇上在精舍里确实提到过李时珍这个名字……”
陈洪当即决定由他来安排叫李时珍给嘉靖诊脉一事,说罢便出去交待此事。
有人会问,嘉靖有如此想法,直说岂不更好,何必弄这一番玄虚?
其实,这并不是嘉靖故弄玄虚,而是身为领导大多都偏爱这一个“猜”字——
这一个“猜”字,不仅能让领导彰显权力,还能让领导时刻处于“主动”的位置。
清流联手破解字谜——“明月”张居正破解了“好雨”的字谜,接下来就到了重头戏,破解“明月”的字谜了。
陈洪出去了,张居正又开始了对“明月”的解读:
“既然‘好雨’指的是李时珍,那‘明月’说的便是海瑞。‘海上生明月’是祥瑞之象,其间便含着一个‘瑞’字,可……皇上这个时候用这两个字来说海瑞,倒是有些费解。”
前脚嘉靖刚召开两次大会批判海瑞,这时又突然把海瑞比成是“祥瑞”,张居正说费解,实属正常。
然而在“费解”之外,对于这般前后矛盾的态度,张居正的心中也是有所猜测的。
但张居正有猜测归有猜测,涉及到“海瑞”这般敏感的事,身为徐高张中的“老三”,在未弄清前两者的态度之前,自然不会先行发言。尤其是,此时,还有一个随时可能返回的陈洪。
直性子的高拱可不管那么多,听了张居正的解释,品咂道:
“大明之月?皇上这应该是有赞许海瑞的意思啊!是不是暗示我们,在论罪的时候网开一面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