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背后的强大隐喻
《朗读者》成为一个强大的隐喻。迈克对汉娜的复杂感情,正好隐喻着德国的年青一代对曾经参加过纳粹的父母的复杂感情,作者施林克就是这个年纪,1944年出生。
迈克说,如果背叛一名罪犯不会让我罪孽深重,那么爱上一名罪犯却使我罪责难逃。
迈克再爱汉娜是难的,而做那一代人的小孩也是难的,那不是他们的错,但无论如何他们感到牵涉其中,因为他们的父母和老师牵涉其中。
有许多关于“二战”的电影和书,但极少有谁关心接下来的一代该如何生活在巨大的罪恶阴影里。
所以,这个表面的爱情故事,必须有一种代际差异,必须发生在一个战后出生的男孩与一个战时为纳粹服务的女人之间,这样的安排是有意识的,而非自传性。
结语导演戴德利拍这部电影也是在为自己的同代人做一件事,这代人真的认为他们生于罪恶。
异文化之下的人,也许感到这个故事很远,但戴德利提出的这个深刻、严肃的问题,其实指向全人类:如果你是当下的德国年轻人,如何生活在一个后战争时代、后种族灭绝的社会?是否意味着不能爱你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