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鞑靼和瓦剌,明朝时期的瓦剌鞑靼到清朝哪去了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4-03 01:42:34

上图_ 明时期 鞑靼 瓦剌 地图

溃退蒙古高原的元蒙残余势力经历了几十年的演变,遂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以鞑靼部最为强盛。永乐七年(1409),鞑靼部本雅失里*使臣郭骥。永乐帝大怒,同年八月,派靖难第一功臣丘福出塞讨伐。

同机动性极强的蒙古骑兵作战,永乐皇帝深得其法,他再三嘱咐丘福,若自开平以北,即不见蒙古军,相机前进,不可轻敌。然而丘福轻敌冒进至胪朐河(今蒙古国克鲁伦河)兵败遇害。鞑靼军挟裹兀良哈乘势南下,时常袭扰长城沿线,北方边境岌岌可危。对此永乐帝震怒,“以诸将无足任者,决计亲征”。

永乐八年(1410)二月,永乐皇帝朱棣亲率50万大军,北征鞑靼。

明朝鞑靼和瓦剌,明朝时期的瓦剌鞑靼到清朝哪去了(5)

上图_ 永乐帝(朱棣)使用的宝剑

庙堂之高,而且时刻关注江湖之远。明成祖皇帝朱棣又是一位善于观察和学习的人,在金幼孜记录中,朱棣拥有渊博的知识,又有多年实战经验,对长城内外以及漠北的地形、地貌,备御形势十分熟悉。

永乐八年二月十六日,午时驻扎鸡鸣山(位于河北张家口市下花园),永乐指着指着鸡鸣山对金幼孜等三人说:“此即鸡鸣山。昔顺帝北遁,其山忽崩有声如雷。”十七日,过坳儿山,路险如鸡鸣,过此山渐平。永乐帝勒马登高岗,召金幼孜等人,指着眼前群山说:“此天之所以限南北也。”朱棣说的是燕山山脉,此山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天然分界线。

朱棣非常注重亲临现场,实地调查,不可道听途说。

三月初十日永乐帝登小伯颜山山顶,山坡多石,山下荒草无际,北望数十里外,又有平山甚长。永乐帝说:“人未经此者,每言塞北事,但想像耳,安能得其真也。”

四月二十二日早,发捷胜冈(今蒙古国境内)。行军数十里,满目荒山野草,永乐帝说:“四望无际,莫如其极,此真所谓大漠也。”

六月初二日中午经过呼伦贝尔草原腹地之阔滦海子(今内蒙古呼伦湖),永乐帝说:“此水周围千余里,斡难、胪朐凡七河注其中,故大也。”

明朝鞑靼和瓦剌,明朝时期的瓦剌鞑靼到清朝哪去了(6)

上图_ 明军头盔,英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馆藏

从朱棣和臣属的言谈里,我们得知朱棣为燕王时,几次深入岭北蒙古草原,非常熟悉高原的气候特点以及风土人情。永乐八年十四日早,从永安甸(今北京市延庆区以东18公里)出发,永乐帝笑呼金幼孜等三人再一次观赏天晴后的八达岭,金幼孜惊叹道:“盖诸山雪霁,千岩万睿,耸列霄汉,琼瑶璀璨,光辉夺目,真奇观也。”

二月二十七日,驻兴和休整8天,举行阅兵式,时天晴,又大风。朱棣说:“尔等今日始知朔方风气。”忽然天阴,朱棣又说:“雪且至。”

三月初十日早,发鸣銮戍(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附近),永乐帝登山麓渐行,指东北方隆起的群山,对金幼孜三人说:“此大伯颜山,其西北有小伯颜山。”过了一会儿又说:“适所过沙城,即元之中都,此处最宜牧马。

五月初一日,明军抵达克鲁伦河流域,永乐帝指着前山说:“此即名白云山。”又行数里,白云中有青气接地,望之如青山白云。永乐帝说:“此山甚高大可观。”金幼孜以为信然。永乐帝笑着说:“此气也,非真山。”

明朝鞑靼和瓦剌,明朝时期的瓦剌鞑靼到清朝哪去了(7)

上图_ 克鲁伦河水系图

永乐八年二月二十五日,久居江西的金幼孜在野狐岭(今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感受到:“大风甚寒,下马便旋,靴底沾雪,凝冻滑甚。上马尤难,两手攀鞍,皆冻不能屈伸。”午后至兴和城北下营,永乐帝曰:“足寒时不要即附火,只频行足自暖。”

四月初六日早,发屯云谷,霜气甚寒,皆衣皮裘,戴狐帽。永乐帝诏曰:“云《豳风》‘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今已莠葽之时,而气尚栗烈,人皆衣狐裘,未经此者,与之言自是不信。”光大对曰:“臣若不涉此,亦不深信。”永乐笑着说你们都是江南人啊!

长期在漠北征战,永乐大帝有胡化的饮食习惯,从大漠返回途中,几次吃羊肉。过沙城(元中都,今河北张北以北),开始猎取黄羊。二月二十九日,猎者得黄羊至,召金幼孜等三人观之。三月初二日,驻跸兴和,赐食黄羊。返程七月十三日立秋,驻扎锦云碛,永乐帝召赐食烧羊、烧酒。

明朝鞑靼和瓦剌,明朝时期的瓦剌鞑靼到清朝哪去了(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