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一堂课上得好不好之前,先要讨论这堂课教得对不对。如果这堂课教得不对,教学内容不妥当,甚至有很大问题,那么讨论这堂谋上得好不好,毫无价值。判断一堂课上得好不好,也不能仅仅看教师如何如何。我们的课例研究表明,不是教师做什么,而是学生做什么、学生学得如何。分析优秀教师的成功课例,可以发现,阅读教学的一堂课大致是两到三个教学环节。这就意味着核心的教学环节至少在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语文教学设计,主要是设计在这两三个环节中,在每个环节的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的时间里,学生进行哪些“学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他们学到了什么。使学生的学,相对丰富多样;使学生的学,比较有结构,比较完整。
王教授甚至想,在语文课上应该是学生比较忙,老师比较闲,“学的活动”有序而充分地展开,“教的活动”则可相机而动,不妨散漫。而我们现在的课堂,尤其是公开课,老师很忙很紧张,学生则优哉游哉,可听可不听,爱听一句听一句。教师的“教”,似乎有板有眼,甚至搞得像艺术品,追求环环相扣。而学生的“学”,则摸不着头绪。教师东问一句,学生东答一处;教师西问一句,学生西答一处。教师指向A,小组讨论A;教师指向B,小组讨论B。张三的发言和李四的发言,各说各的,学生的学习横向之间无关联;前一次小组讨论与后一次小组讨论,各论各的,学生的学习纵向之间无关联。课堂教学有效性,归根结底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在阅读教学中体现为学生们的理解、感受在横向之间相互促发、交流,在学习的流程中不断递升、丰厚。王教授曾提过一个建议:在公开课上,观课者面向学生,背对教课教师,我不看你教师在做什么,我只看学生们在做什么。从备课这个环节起,就要从对“教的活动”的关注,转移到对“学的活动”的关注。课的主要环节,主体都是“学的活动”,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环节的组织,都建立在学生的学情估量,以及“学的活动”这个基点上。
我想这就是现在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依标扣本顺学情,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