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L﹣1•min﹣1,故B错误;
C、根据图象可知,温度为T1时反应首先达到平衡状态;温度高反应速率快,到达平衡的时间少,则温度是T1>T2;M点温度高于N点温度,且N点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即N点的逆反应速率小于N点的正反应速率,因此M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故C正确;
D、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达到的新平衡与原平衡比较,压强增大,增大压强平衡正移,则X的转化率增大,所以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的转化率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图象问题、平衡有关计算、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影响等,难度中等,根据图象判断反应为放热反应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把握图象中曲线的变化特点,分析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7.(2013•江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NH3(g) 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B. 电解法精炼铜时,以粗铜作阴极,纯铜作阳极
C. 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
的值减小
D. 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 固体,CO32﹣水解程度减小,溶液的pH 减小
考点:焓变和熵变;铜的电解精炼;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A、根据本反应前后气体变固体,熵变小于零,只有在焓变小于零时自发;
B、用电解法精炼精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
C、根据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CH3COOH)减小,n(CH3COO﹣)增大,以及
=
来分析;
D、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 固体,CO32﹣水解程度减小,但两者反应生成了NaOH,溶液的pH增大.
解答:解:A、本反应前后气体变固体,熵变小于零,只有在焓变小于零时自发,即该反应的△H<0,故A正确;
B、用电解法精炼精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故B错误;
C、根据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CH3COOH)减小,n(CH3COO﹣)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