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小,所以
减小,故C正确;
D、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 固体,CO32﹣水解程度减小,但两者反应生成了NaOH,溶液的pH增大,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是化学反应与热效应、电化学等的简单综合题,着力考查学生对用熵变焓变判断反应方向,水解反应、电解池等方面的能力.
8.(2013•福建)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依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将浓度均为0.020mol•L﹣1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mL混合,记录10~55℃间溶液变蓝时间,55℃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40℃之前与40℃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
B. 图中b、c两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相等
C. 图中a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为5.0×10﹣5mol•L﹣1•s﹣1
D. 温度高于40℃时,淀粉不宜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专题:压轴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A.由图可知,40℃之前,温度高反应速率加快,40℃之后温度高,变色时间越长;
B.b、c点对应的温度不同;
C.a点时间为80s,浓度变化量为
=0.004mol/L;
D.结合55℃时,没有出现蓝色分析.
解答:解:A.从图象中可以看出,40℃以前,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40℃后温度越高,变色时间越长,反应越慢,而55℃,未变蓝,淀粉发生了水解,故A正确;
B.由图中b、c反应时间相同、温度不同可知,温度高反应速率快,故反应速率不同,故B错误;
C.a点时间为80s,浓度变化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