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游戏的重点,学前儿童游戏的常规内容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6-17 04:43:03

学前儿童游戏的重点,学前儿童游戏的常规内容(1)

【高频考点1】游戏概述——幼儿游戏的分类

(1)从教育的作用上划分

①角色游戏:以模仿和想象为主、扮演角色,反映周围生活

②结构游戏:利用不同结构材料,手的创造,反映现实生活

③表演游戏:按照故事、童话内容,分配角色,安排情节,通过动作、表情、语言、姿势等进行游戏

④体育游戏:发展基本动作,增强儿童体制

⑤智力游戏:丰富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

⑥音乐游戏:在音乐和歌曲伴唱下进行

其中,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都属于创造性游戏。

(2)从教师指导上划分

①自发游戏

②教学游戏

(3)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上划分

①非游戏行为:0-2岁,无游戏

②旁观游戏:2岁后,看别人游戏,不参与

③独立游戏:2.5岁后,自己玩游戏

④平行游戏:2.5-3.5岁后,与其他儿童玩类似的游戏,会模仿,但无共同目的

⑤联合游戏:3.5-4.5岁后,与同伴交换材料,但无共同目的

⑥合作游戏:4.5岁后,与大家共同游戏,有共同目的,同伴交往多

(4)从儿童认知的发展上划分

①机能游戏(练习性游戏、实践性游戏):0-2岁,以肌肉活动为主,是儿童最早玩的游戏

②象征性游戏:2-7岁,“让我们假装”的游戏,出现象征性符号

③规则游戏:7-11岁,按规则去活动

考查题型:选择题

【高频考点2】游戏概述——幼儿游戏的特点(基本特征)

幼儿游戏的特点:

(1)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活动(主动性)

(2)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虚构性)

(3)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外在强制性(无强制性)

(4)游戏具有趣味性,伴随着愉悦的情绪(愉悦性)

幼儿游戏的特点对老师指导游戏的启示:

(1)尊重并鼓励幼儿的自主游戏

(2)以观察为基础

(3)以间接指导为主。

(4)适时干预

考查题型: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高频考点3】游戏概述——幼儿游戏的功能

(1)促进儿童身体的发展。游戏具有活动性,符合幼儿身体发展的需要。

(2)促进儿童认知和语言的发展。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通过感知和观察,认识世界;通过探索、发现,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言语能力都会得到发展。

(3)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游戏为儿童提供了充分的创造性想象的发展空间,好奇心和探究欲是儿童创造性的“火花”,游戏则是点燃“火花”的最佳“引信”,可以使之“熊熊燃烧”。

(4)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①游戏可以丰富、深化幼儿积极的情感

②有利于幼儿消极情感的疏导

③可以学习压力、冲突和不良行为的控制。

(5)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幼儿最喜爱游戏,在游戏活动中,他们的心理压力最小,在游戏活动中很容易表现出他们的兴趣、态度、能力、特长与不足,促进个性发展。

(6)游戏能够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通过各种游戏,幼儿能够和同伴之间建立合作、理解的关系,掌握人际交往的规则和技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考查题型: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高频考点4】游戏概述——影响幼儿游戏的因素

1.外在客观条件:游戏机会、游戏时间、游戏场地、游戏材料

2.游戏者自身条件的影响:同伴、儿童自身年龄与性别、健康状况、认知风格

3.家庭影响:父母、电视

考查题型:简答题、论述题

【高频考点5】幼儿园游戏指导——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

(1)角色游戏的地位

幼儿期最典型,最具特色的一种游戏。不同的年龄阶段,角色游戏的表现程度不一样,大班水平最高。

(2)角色游戏的共同点

①创造性

②过程性

③变化性

(3)小班角色游戏特点及指导

学前儿童游戏的重点,学前儿童游戏的常规内容(2)

(4)中班角色游戏特点及指导

学前儿童游戏的重点,学前儿童游戏的常规内容(3)

(5)大班角色游戏特点及指导

学前儿童游戏的重点,学前儿童游戏的常规内容(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