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观点,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7-30 07:38:34

精准化定位学生需求,丰富拓展学习资源。

在引导学生发现兴趣的视角下,科技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资源拓展能力。当然,这个能力跟所在的城市、区域有一定关系。比如在北京,高校资源、高新技术企业资源比较丰富,老师自然也相对容易些找到这些资源,并把学生带进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联合培养,让他们在初高中阶段就能跟专家教授去进行学习,与实验室里的博士生、硕士生进行技术交流,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这对他们未来的职业选择一定是非常有好处的。试想一下,如果孩子在高中阶段就已经很好地完成了一个课程研究的一个选题,并作出了相应的成果,那他的成功感和幸福感一定是非常强的,他也更容易认为自己非常适合在这个领域里深入学习,然后去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更深入研究相关选题。

在竞赛和科技普及活动中,需要科技教师能够对自己的科技教育资源进行一些拓展。比如联系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家,给学生做一些科普。让学生有机会跟专家面对面交流,这对激发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学习科学知识有很大帮助。

精准化地去帮助有需要的特定同学。比如,去年我的一个学生,想做一个科技项目,涉及到人工智能领域。人工智能对很多科技老师讲,也是很新的领域,技术上可能并不能给到学生支持,这就需要帮忙拓展资源,联系相应的高校、实验室支持学生完成这个课题。

新时代科技教师的新发展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科技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动力和机遇

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 、5G、在线教育……这些都是这几年来非常热的词。新技术的发展给科技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和资源。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观点,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9)

第一个感受是发展之高效。之前参加过一个中小学人工智能相关的会议,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在这个会议上,很多展位看到了不下十本面向中小学的人工智能教材,所以说新技术的发展与教学课程融合的还是非常快的,给学校提供了很多新的课程内容。

第二个感受是人才选拔方式的变化。这几年政策的变化向我们发出了这样的讯息,科学教育应该从关注竞赛转向科技普及。回想一下,在十年二十年前,大家会将科技教育等同于科技竞赛,那个时候评价一个学校科技教育做的好与不好的标准是学校在各级各类科技竞赛中的成绩。现在,评价方式发生了一些转变,不再是依托成绩这一个指标,而是更多维度进行衡量。如校本教材的研发,科技普及活动参与人数、学校为学生拓展的资源等。

新时代下,我们还能感受到的一大变化是关注教育公平。改变原先把所有经费、资源给某些特定的参赛学生的做法,而是更希望把有限的经费普及到更多的学生身上,让更多学生感受到这种普惠,让科技教育从“贵族”向“普惠”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观点,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10)

从高考加分到自主招生,再到“强基”计划

2020年,强基计划正式启动,代替已经在高考招生环节进行了16年的自主招生,自主招生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从强基计划的出台能够看出国家对于人才需求的一个导向。自主招生更加趋向于掐尖儿,选拔一些在某些方面具有特长、偏才的学生,而强基计划更加关注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竞赛或者科技活动不能够直接影响招生考试。

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技教师应该如何去做呢?

仔细看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我们发现很多学校都注重理化生这些基础学科,对于科技老师来讲,可以在科技活动、科技教育的课程中,进行学科融合,将科技活动作为载体,让学生在进行实操的过程中,对理论进行实践。

无论招生考试制度怎样变化,科技教育都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核心素养。希望我们能够共同推进科技教育的高速发展。

(本文根据 “创新人才培养公益课堂”上,北京市第二中学教师 高凯老师的主题演讲整理,内容有删减。)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