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7-30 12:43:14

让孩子学会宽容他人

宽容,就是宽恕容忍,指能容纳异已和接受与愿望不符的事物,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人生所抱有的积极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做人的品质,也是一种美德。因此,老师和家长必须让孩子学会宽容。而当今与未来的社会是为生存激烈竞争的社会,要让孩子能在社会上立足,就绝不应教他在一时一事上与人锱铢必较、寸利必争。相反,应培养其具有宽广的胸怀、能容的度量,力求宽容谦让。谅人之过比帮人之难要难得多。孩子总是孩子,他们的过失多数是无意识的,是识别能力受局限和自控能力差的体现,要允许孩子有过失。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要让孩子学会宽容,必须老师先宽容孩子。宽容不是放纵,更不是放弃,关键在于如何帮助孩子明确自己犯错误的原因及结果加以改正。让孩子在老师的宽容之下学会宽容;多给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使之从中得到锻炼。让孩子在发生矛盾的后果中体味到只有团结友爱、宽容谦让,才能享受共同玩耍的快乐。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9)

鼓励幼儿与小朋友多交往

良好的同伴关系教会幼儿社会交往的技能。现在的孩子,自我中心现象严重。对待孩子,我们除了付出加倍的爱心、耐心,还要和他的家长做好沟通,家园配合一起来改变他。不但多鼓励他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也叫别的小朋友跟他一起玩;在家,多叫他的家长带他到小孩子多的地方去玩,鼓励他与孩子们交往,如果发现他的一丁点儿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还要带他观察榜样的各种社交技能。

健康是幼儿身心成长发育的重要前提,只有身心健康幼儿才能正常地生活和成长。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健康的幼儿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五官端正、四肢健全、发育正常,更重要的是拥有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状态。幼儿园作为幼儿主要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对幼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10)

3结束语

总之,学前心理教育的开展,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对学前心理教育中的问题展开分析,提出一些建议。当下学前心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落后,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学前心理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要加强对心理教育的重视,提高教师的素质,营造出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环境,满足孩子正常的心理需求,提升心理教育的实际效果。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