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里的景物描写及赏析,社戏中的景物描写摘抄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10-28 04:57:51

鲁迅理想的故乡,儿时的心灵乐土和精神家园

三、 鲁迅的乡愁,是对都市假恶丑的厌憎以及对成人世界里自私冷漠和虚伪欺骗的抨击

"我"在成年后离乡"走异路,逃异地"到现代都市"寻求别样的人们",追求现代文明,但现代都市没有提供给"我们"更好的精神乐园,终究逃脱不了为生存憋屈苦闷和辛苦辗转,而如此便更想念儿时的精神乐园。

鲁迅成年后异地的第一回都市看戏,看的是北京的剧场京戏,然而喧嚣无比"喤喤"地响,连空座也被冷漠告知"有人,不行"。被指定的看戏长凳却如同"私刑拷打的刑具",让人毛骨悚然,如此看戏确实"不适于生存"了。

这所谓地位者,原来是一条长凳,然而他那坐板比我的上腿要狭到四分之一,他的脚比我的下腿要长过三分之二。我先是没有爬上去的勇气,接着便联想到私刑拷打的刑具,不由的毛骨悚然的走出了。

都市剧场内人情的冷漠自私和严重的阶级分化,让鲁迅顿失看戏的心境。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看戏的过程难道不是人们生存的环境?也难怪让鲁迅感叹"不适于生存"了,都市里的成人世界里多了那份功利、自私与冷漠。

社戏里的景物描写及赏析,社戏中的景物描写摘抄(5)

用故乡的社戏反衬都市戏园的混沌

"我"的都市第二回看戏,仍然没有丝毫改观,依然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剧场里喧闹嘈杂,拥挤不堪;名角摆架子,久盼不出场,期盼观众;胖绅士目中无人、俗不可耐,冷漠粗鄙,让"我"苦不堪言。

我向来没有这样忍耐的等候过什么事物,而况这身边的胖绅士吁吁的喘气,这台上的冬冬喤喤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加之已十二点多,忽而使我省悟到这里不适于生存了。

鲁迅对都市戏园的情景气氛和人际关系的厌憎可见一斑,而由此产生的心灵感受和审美评价让他"不适于生存",因而说就此"告别中国戏",即使偶尔经过戏园,也是漠不关心,因为精神上已经是"在天之南--在地之北"了。

其实究其根源,仍然是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和吃人的孔孟之道,这些在喧嚣的都市仍依然真切存在,鲁迅的《社戏》正是揭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用彻底的反封建思想向敌人投去匕首和机枪,表明革命者的鲜明立场。

社戏里的景物描写及赏析,社戏中的景物描写摘抄(6)

鲁迅用彻底的反封建思想向敌人投去匕首和机枪

四、作品的写作艺术,透射对精神家园的讴歌

明写社戏,实写人情。作品标题为"社戏",以社戏贯穿全文,但又不纯写社戏本身,所怀念的也不是社戏,而是表达在社戏过程与农家孩子的真挚情谊以及乡民们的淳朴善良这一中心思想,借此写彼是先生的作品特色。

先抑后扬、对比鲜明。《社戏》第一部分写了都市戏园的沉闷世故、俗不可耐与冷漠粗鄙,继而自然过渡到"远哉遥遥"的儿时看社戏时代,家乡的社戏清新和谐、充满温情,与20年后的戏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显出对儿时精神家园的怀念。

景物描写,极致唯美。鲁迅先生对来回看社戏途中的景物描写堪称完美,具有深厚的文学魅力,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此美好的景致体现了小伙伴们快乐无比的心境。

鲁迅从声、形、色及味等方面做了详细描述,碧绿的豆麦田地,朦胧的水气,淡黑的连山,宛转悠扬的笛声,大白鱼般的航船,星点的渔火,孩子们的谈笑声等等,极其传神和逼真,构成了画面感极强的脉脉温情图,陶醉了画中的人儿,也陶醉了画外的我们。

构思巧妙,结构严谨。作品不纯写社戏,而是采用先抑后扬、强烈对比的写法,以不落窠臼地突出中心思想,让读者耳目一新,又能准确表达鲁迅先生的爱憎分明;作品衔接紧凑,过渡自然,确实不失为一篇读之忘俗的佳作。

现代作家何孔周评价:

《社戏》借助形象化的、凝炼含蓄的、富有音乐性的语言,把富有特征的各个生活片断和场景绘声绘影、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构成一幅开阔复杂的有机的生活图画,从而把作者的独到观察和深刻思索形象地表述了出来。

社戏里的景物描写及赏析,社戏中的景物描写摘抄(7)

绍兴的山水纯净透澈

结语

《社戏》于我们也具有现实意义:真实而高尚的生活源于大自然本身;而在现实车水马龙、喧嚣浮华的大都市中,人们内心会变得越来越浮躁,这时唯有停下来,让自己内心气定神闲下来,找寻朴实纯真的生活,方能领悟出人生的真谛。

鲁迅为何生出"我实在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之感?原因无非是出世入俗后,都市人们的淳朴和善良渐行渐远,取而代之以社会的黑暗、人情的冷漠自私等,成年后两次北京看戏便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沉闷、世故和污浊,这与"我"在平桥村自然率真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鲁迅心中的故乡确有两个,一是《故乡》描绘的现实故乡,一派凋敝残破的景象;二是《社戏》描摹的理想故乡,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厚的脉脉温情。鲁迅对故乡的情感是复杂的,他也常以理想故乡来反衬现实故乡的残破。

但其实鲁迅先生所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这只是他心之向往却求而不得的心境。在那样黑暗的旧社会里,哪里才能找到心中的那片乐土、那个精神家园呢?

《社戏》没有描写农村的苦难生活,只有对理想故乡的极度赞誉与讴歌,而这恰恰是对现实故乡的批判,因而鲁迅才会一直努力寻找精神家园。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END)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