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其一首联描绘了哪些意象,秋兴八首其八翻译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10-29 23:11:58

一、《秋兴八首》其一

本首七律在平仄格律方面较为灵活,有多处平仄活用的情况。

如“枫”、“巫”、“波”、“丛”、“两”五字,本诗没有拗救,也没有为了抒发强烈感情而违背拗救诗律的纯拗。在用韵方面,压平声韵,属于近体诗,有五个韵字,首句押韵。属于七律感怀诗,《演义》及多个注本认为,此诗因见峡中秋景,有感起兴,略及长安故园。

秋兴八首其一首联描绘了哪些意象,秋兴八首其八翻译(1)

诗歌结构上,此诗作为《秋兴八首》的首章,从目中所见的夔州秋景起兴,点明时间地点,景物状况。在对此中景物的描写中,引发了故国怀乡的情思,尾联从视觉转到对听觉的一种联想,眉批尾联(末二句):“结上生下,故以夔府孤城次之,”关合全诗。

首联开门见山,直接描写巫山巫峡的秋日景色。其中“玉露”的颜色感值得注意,“玉露”指秋天的霜露,《诗经》有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霜露因其白,所以用玉来比喻。霜露出现的时间,也暗示着此时所表现的应是秋日早晨,白露使草木衰败,巫山巫峡见萧瑟阴森。足以见得一幅萧瑟阴沉、死气沉沉、阴郁狂暴的秋日寒凉景色。同时也暗示了此时诗人焦虑不安,烦躁伤感的心境。

秋兴八首其一首联描绘了哪些意象,秋兴八首其八翻译(2)

首句即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承上启下,与颔联相互照应。颔联用对偶承接“气萧森”的悲壮景象。其中,“江间”承“巫峡”,“塞上”承“巫山”,江间波涛汹涌,风云盖地,天间风云阴暗变换与地阴相接,宏达悲壮,萧瑟翻涌,这种强烈的自然动态极具力量美感,是自然力量的悲壮雄浑。而这悲壮雄浑的景象不仅仅是眼前实景,既是写景也是寓事,此处则蕴含着动荡不定的时局隐喻。当时的唐王朝边关吃紧,又有外族侵扰,内部不安定,时局诡谲莫测,难以预测。这种雄浑景色也突出了个人的渺小与不安,在这种动荡不安的局面下,个人只能在历史的波浪中随之起伏,前路未卜,个人处境的迷茫,都囊括在这江浪翻涌之中。

秋兴八首其一首联描绘了哪些意象,秋兴八首其八翻译(3)

颈联正如眉批:“丛菊、孤舟,写其凄紧”,从眼前的实景移开,采用直接抒情。可见前两联的秋日实景使作者的情感出现了波动。“丛菊两开”即指杜甫自成都离开,已经过了两秋,故言“两开”。杜甫此前一年秋天身在云安,而此时秋日再临在夔州。其中“开”字双关,一指菊花的开放;二指泪眼之开。前一年对着菊花落着热泪,今年仍是此情此景,足以见得诗人的失意失落之情。“故园心”,则是对长安的一片思念之心,感怀之心。“系”字同样双关。一指孤舟停泊于江岸,有绳索将其系在岸边;二指诗人虽身在夔州漂泊,但心系遥远的长安故国。《客社》一诗中的“南菊再逢人病卧”,《九日》:“系舟身万里”,均可参读,联系对比其中的情感。叶嘉莹言:“‘故国心’三字,自是此诗主脑所在。”“故国心”实际就是本诗的核心,表达诗人对长安最深切的感怀与思念,家国情怀的忧虑、个人命运的思考,就涵盖在一片故园心上,感情热烈。

秋兴八首其一首联描绘了哪些意象,秋兴八首其八翻译(4)

在尾联中继续叙写身边事,用听觉描写秋声。随着时间的推移,傍晚的秋日更加凄神寒骨。天气逐渐寒凉,人们也加紧了冬衣的制作进程,在白帝城上,风中传来了妇女槌捣衣服的声音。白帝城在东,夔州府在西,诗人身在夔州,听到白帝城传来的砧杵之声,结合时间的推移变化,此时羁旅情怀更加深切,更显诗人的孤独凄凉。钱注杜诗称:“以节则杪秋,以地则高城,以时则薄暮,刀尺苦寒,急砧促别,末句标举兴会,略有五重,所谓嵯峨萧瑟,真不可言。”

秋兴八首其一首联描绘了哪些意象,秋兴八首其八翻译(5)

此时作为杜诗七律《秋兴八首》的序曲,感情强烈,意象悲壮雄浑,极具杜诗诗风,抒发了市人大忧国之思和个人前途的迷茫抑郁。其多处对比,更显凄凉,近年状况的对比,只有每况愈下。曾经的故园与今日的风雨飘摇对比,更是引起无限哀伤。而诗人已至暮年时候,老病交加,却还要羁旅他乡,眼睁睁见故国逐渐走向衰败,只能通过“故园心”追忆曾经繁华的长安。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