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太阳西沉,天还没有完全黑透的时候,北京天安门广场前的长安街上,一排排华灯总是会准时地亮起,为疾驰的车辆驱逐黑暗,为来往的行人照明道路。
从1949年建国至今,有数不清的人从长安街上走过,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都在这里迎着清晨看升旗,又披着星辉看旗落。
天安门,作为每个中国人甚至外国游客来到北京都必去的一个地方,那里是最能感受到我们整个国家力量的一个地方。
可即便来往的游客络绎不绝,大家的注意力也都是集中在天安门广场的风景上,而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路旁的华灯。
也很少有人知道这华灯背后的故事。
01 华灯初上提起天安门前的长安街,早在明永乐十八年就已经建成。
当时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决定建都北京,而长安街就作为进宫面圣的必经之路。
那时的天安门还叫做承天门,直到清朝才改为天安门,有着承天启运,安邦治国的意思。
而在建国后,北京许多遗留的建筑都随着城市的扩建而拆除了。
曾经北京有着大量的历史悠久的古城墙,原本很多人士建议将它改造成为公园,但最后还是因为占据了太多的面积,影响城市发展而拆除了。
而长安街在一番改建后,留下的也只剩下长安街这个名字了,其余的已经完全不复存在了。
伴随道路的完善与拓宽,长安街上的路灯安装也就提上了日程。
时值195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重要日子,而作为天安门前的建筑,安装华灯的工作也不能马虎。
因此,华灯的安装不仅要有实用性,更是要兼具美观。
而如此关键的工作,自然就交给了心细如发的周总理。
华灯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中,意味着装饰华美,光彩亮丽的灯,本身是重装饰而轻功能,这就要求华灯的设计必须兼具理念与美感。
最开始,关于华灯采用何种形状就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光是最终的方案就有十几种,每一种又都有着各自的含义与内容,看起来都不错,这最终的决定也只好交给周总理定夺。
最后,周总理经过多重考虑,还是从入围的方案中选出了两种。
在成功入选的华灯中,第一种是设立在天安门广场上9个灯球的华灯,上面雕刻着不同的花的图案,象征着百花齐放。
另一种安装在长安街上的则是棉花灯型的设计,每盏灯由8个灯球托举4个,最上面又点缀着一个,寓意着四面八方拥护党中央。
九球的名称为九球莲花灯,而另一个叫作十三球棉桃灯。
其中,九球莲花灯110基,十三球棉桃灯143基,共253基华灯。
不得不说,周总理的审美是真的好啊!
在建国初期,如何选择国旗成为了首要解决的问题,当时的投稿远比华灯的方案要多得多。
摆在评委面前的足足有2992幅稿件,原本众人看好的是3号作品,有342人支持,占比率高达53%。
该作品设计简洁,红色为底,明黄色的五星与横线交织。
这条黄色的横线也就象征着养育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原本3号作品已经胜券在握。
但作为一个国家的象征,要求也自然会严格一点。
看着国旗上的横线,有人觉得很别扭,这条线将国旗一分为二,寓意有些不好。
而就在3号方案被否,众人一脸迷茫的时候。
还是周总理率先认定了原本不起眼的32号作品。
而这面差点被评委遗忘的旗帜,就是我们如今的五星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