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哪个朝代建立,天安门是从哪个朝代开始更名的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2-11-20 00:45:23

清朝顺治八年,皇帝发布诏令,重新修缮承天门,经6年建成,并将其改名为天安门。

在原来“奉天承运,受命于天”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国泰民安,长治久安”的寓意。

并用满、蒙、汉三种文字刻写匾额。

天安门哪个朝代建立,天安门是从哪个朝代开始更名的(9)

后来去除了蒙文,在辛亥革命后,匾额上的满文也被去除了,只留下汉文书写的“天安门”。

修葺后的天安门整体建筑为九开间,进深为五开间,重檐六排柱子,前后带廊、歇山屋顶。

广场两侧的宫墙外,集中布置着当时的中央各行政机构,包括六部、宗人府、鸿胪寺以及钦天监等。

天安门哪个朝代建立,天安门是从哪个朝代开始更名的(10)

故宫鸟瞰图

在这次修建天安门的过程中,设计者向皇帝建议:“龙是喜水之物,凡有龙之处,必得有水,让龙得水才能发挥神威。”

于是天安门前就出现了一条长数百米, 宽10多米的护城河,河上架设了七座蟠龙浮雕的石桥,这就是现在的金水河和金水桥。

实际上,金水河的修建具有更为实际的作用,那就是为其后的火灾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天安门哪个朝代建立,天安门是从哪个朝代开始更名的(11)

明清时期的天安门广场,远没有现在这样宽广,它被高大的宫墙合围,形成一个狭长的封闭庭院,面积只有11 万平方米。

在明清时期的天安门前,还有一个金榜廊,用于科考揭榜,凡是经殿试高中的状元,都在这里金榜题名。

这金榜是由皇帝亲自签发的,成为“钦定皇榜”,张贴在金榜廊内,榜廊两侧还有龙棚,中了前三甲的举子,都要在龙棚里接受祝贺,以示皇帝重贤纳才,为朝廷选材不拘一格。

不过,这些建筑都在无情的大火中毁于一旦,再也不见其踪影了。

天安门哪个朝代建立,天安门是从哪个朝代开始更名的(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