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不足的政权都不提倡酿酒
虽然秦朝的主食种类看起来和现代社会的五谷杂粮差不多,但其实却远远不如今日,这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首先,今日的五谷经过多次的杂交育苗,植株选拔,抗虫性、抗病性、产量和口感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和先秦不可同日而语(秦朝关于酿酒的记载少之又少,因为粮食的产量低,没有多余粮食用来广泛造酒)。其次,古人的加工手段落后,比如麦,在麦的种子收获后,无法进行较为精细的研磨,只能将麦粒混着壳捣碎,甚至直接将麦粒煮食。最后,虽然历史记载中秦朝的农作物品种不少,但是很多只是小范围种植,当时的关中地区主要的主食是小米(江山社稷中的“稷”就是小米),而南方地区因为水源充沛所以主食水稻,因为种植区的域局限性和物流能力有限,很多人终其一生其实只吃过一种主食,并不像现代可以随时调配自己的口感,琳琅满目的主食在超市里可以随时买得到,从这一点看,说秦始皇吃的不如现代百姓也是有理有据。
秦朝时期的肉食就算主食单调,但是九五之尊的帝王,在肉食上应该比现代百姓强吧,加上古人重视狩猎,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飞禽走兽,山珍野味,还有各国纳贡的珍馐佳肴,起码我们百姓没吃过吧。据《吕氏春秋·本味》中记载:
“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之炙,隽触之翠,述荡之挈,旄象之约。流沙之西,丹山之南,有凤之丸,沃民所食。鱼之美者:洞庭之鳙,东海之鲕,醴水之鱼,名曰朱鳖,六足,有珠百碧。藿水之鱼,名曰鳐,其状若鲤而有翼,常从西海夜飞,游于东海。”
这里的很多食物我们不但菜市场见不到,在动物园里都不一定见得到,所以从肉类的物种丰富上,秦始皇应该是胜过我们现代百姓的。除此之外,秦朝也有关于家畜驯养的记载,据《管子•牧民》中记载:
“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藏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狗卖肉的樊哙
六畜是指“马、牛、羊、鸡、犬、猪”,但是这里要提出两点,首先是马当时多为战马,用于运输或战斗,不可能用于广泛用于食用,其次是当时生产力低下,耕牛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力,随便*牛吃牛肉在秦朝可是犯法的。剩下的四畜,是秦朝百姓可以吃到的,但是绝对不是轻易就吃到的,百姓的粮食都不大富足,还要分拨一部分饲养家畜并非易事,要吃肉,狩猎野兽可能更简单,野兔,野鸡,狐狸等都可以作为百姓的肉食来源。
秦朝人也有食用鱼的习惯,孟子就曾说过:“鱼,我所欲也。”秦朝历史记载中,打鱼的人被称为渔父,多以渔网进行捕捞,也有关于养鱼的记载,而且秦人将鱼的分类进行的很细致,光《诗经》中记载的鱼就包括二十多种,由于鱼不需要大量的投喂,所以捕获成本更低,除此之外,水生的包括甲鱼,贝类,螺类等,都是秦人的重要的食物补充。
秦朝时期的蔬菜和水果了解了秦朝的肉食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秦朝的蔬菜,毕竟秦朝百姓吃肉的机会少,大部分时间是以蔬菜为食的,不同于鱼类和肉类,大部分蔬菜本身极少具有强烈的鲜,香味道,在可替代产品多样的前提下不被重视,比如现代,荤腥料理的饭店数量远远超过素食料理的饭店数量。还有很多牧区的人以白水煮肉为日常饮食,却不食用白水煮蔬菜,也是因为蔬菜用白水煮营养成分不高,味道也比较单调所致,所以蔬菜更需要浓油赤酱的辅助。
略显寡淡的野菜
比起六谷六畜,秦朝蔬菜的种类从记载中来看就很多,大部分都是草本植物,主要有蒜、姜、茭白、荠菜、蕨菜、韭菜、芦蒿、茼蒿等,除了蒜姜是产自中国的调料之外,其他的辣椒花椒洋葱等等都没有,而茭白、荠菜、蕨菜本质都是水生和陆生的野菜,除此之外还有几十种作为日常食用的野菜,在当时主要靠采集获得,纵使现代也没有大规模的种植,可见无论是营养成分和口味都不是上品。
而韭菜、茼蒿等虽然在今日仍然被大量食用,但是其种植方法较为简单,对水肥要求较为宽松,所以才成为当时的主要食物。秦朝并没有铁锅之类的炊具,食用蔬菜的主要方式是用陶罐水煮,加入盐,蘸酱或者油来吃,酱和油的品种虽然多样,但是味道却多来自于自然之味,其味道不足为外人道,举个例子,由于调料匮乏,古人甚至用羊油做调料,只是因为腥膻之味虽然刺鼻,但是仍然比没有味道要强一些
西安特产石榴
相比主食肉食和蔬菜,秦朝的水果却出人意料的丰富。据《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中记载: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可以看出由于地域条件不同的原因,当时的秦朝领土中存在很多不同的水果,据记载就有桃、李、杏、枣、板栗、柑、橘、柚、柿、梅子等,而且秦朝已经有了将野果移栽到园林中的技术,可以轻松获取水果,考虑到古人摄取糖比较困难,水果确实是对他们贫乏生活的一种补充。不过由于难以运输,秦朝百姓吃过的水果仅限当地所产,只有像秦始皇出宫巡演那样走遍全国,才能吃到各地的特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