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被杀的原因,魏忠贤是如何被杀掉的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3-02-09 13:52:10

前几天我写过熊廷弼的事,也说了熊廷弼的死因。可围绕着熊廷弼之死,其实背后的水很深,这涉及到魏忠贤与东林党之间的斗争。

党争有一个固定套路,那就是从对方的弱点发起攻击。魏忠贤之所以选择以熊廷弼为突破口,主要是因为天启皇帝非常讨厌熊廷弼。

在天启皇帝看来,广宁之战之所以会打得这么烂,主要就是熊廷弼意气用事,在关键时刻不敢担责,这使得天启皇帝对熊廷弼失望到了极点。

既然天启皇帝讨厌熊廷弼,那么魏忠贤就要想方设法地把东林党和熊廷弼联系在一起。只要这件事能办成,魏忠贤在打击东林党的时候,就容易获得天启皇帝的支持。

魏忠贤被*的原因,魏忠贤是如何被*掉的(1)

熊廷弼于天启二年二月被抓,天启五年八月被*,而对于熊廷弼和王化贞的判词是这样写的:

守备之计,等闲置之,虏骑一来,错愕不知所出。飞檄催战,盖曰:胜可以成吾之名,败亦可以验吾之言也。不知封疆大臣破坏封疆,国有定律,百口何辞!廷弼试扪心一思:比之杨镐更多一逃,比之袁应泰反欠一死。若厚诛化贞,而廷弼少及于宽政,不惟无以服天下万世之心,恐无以服杨镐、袁应泰之心矣。宜用重典,以警将来。——《明史纪事本末》·第1434-1435页

写判词的人有左都御史邹元标(东林党)、刑部尚书王纪(亲东林党)和大理寺卿周应秋(后来的阉党),众口一词,应该不是在冤枉熊廷弼。

换言之,熊廷弼被抓之后,几乎没人认为他冤枉。说起王化贞失职,是因为王化贞无能;说起熊廷弼失职,是因为他拿军国大事当儿戏。大家普遍认为:熊廷弼比王化贞更不可原谅。

可问题就在于:熊廷弼明明是死刑,为什么变成死缓了呢?史书的说法是,熊廷弼通过行贿的方式,试图使自己免于死刑。

二月逮化贞,罢廷弼听勘。四月,刑部尚书王纪、左都御史邹元标、大理寺卿周应秋等奏上狱词,廷弼、化贞并论死。后当行刑,廷弼令汪文言贿内廷四万金祈缓,既而背之。魏忠贤大恨,誓速斩廷弼。——《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根据史料来看,熊廷弼通过汪文言,走了内廷魏忠贤的路子,答应给魏忠贤四万两白银,换取自己不死。魏忠贤做到了这一点,却没收到钱,所以魏忠贤气得不得了,认为自己被耍了。

这样也能解释得通,为什么魏忠贤会在三年后重提熊廷弼一案,因为当初被耍了。可我请大家想一想,这种做法其实并不符合常理。

魏忠贤被*的原因,魏忠贤是如何被*掉的(2)

历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是说陶朱公范蠡的小儿子犯了死罪,范蠡让大儿子拿钱运作,把弟弟救回来。

大儿子很心疼弟弟,于是带着重金去救弟弟,运作得相当成功。官员收了钱之后,就捏造祥瑞,骗皇帝大赦天下,范蠡的小儿子也在被赦免之列。

大儿子从小跟着范蠡一起经商,深知赚钱不易。在得知皇帝大赦天下的消息之后,他又心疼那一大笔钱了,所以想方设法地把钱抠了回来。

办事的官员怒不可遏,从大赦天下的名单里,把小儿子的名字勾掉了。就这样,所有人都受到赦免,小儿子却被*了。

这虽然只是个故事,但很有教育意义。如果熊廷弼真的通过汪文言活动,许给魏忠贤这样一笔钱,他肯定是不敢拿回来的。

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如果因为这种事情被魏忠贤嫉恨上,熊廷弼还指望活命吗?要知道,魏忠贤活动的结果,只是让熊廷弼暂时不死,并不是让皇帝赦免熊廷弼。只要熊廷弼还没有人身自由,那魏忠贤想收拾他,办法就多得是。

还有人说,这是汪文言好心办坏事。熊廷弼没有这么多钱,是汪文言非要装大瓣蒜,最终无法兑现,才惹来魏忠贤的嫉恨,这个说法也有问题。

首先,熊廷弼虽然不受官僚集团待见,可如果汪文言用这种方法坑害熊廷弼,必然也会被视为官场公敌,因为这种做法太没下限了。从汪文言在当时的人缘以及之后的待遇来看,他当然不是什么官场公敌。

其次,中间人不是随便就能当的。汪文言之所以敢为熊廷弼做中间人,必然也做过掂量,认为熊廷弼拿得出这笔钱。否则,万一熊廷弼拿不出钱,魏忠贤拿不到钱,把气撒在汪文言身上怎么办?

在我看来,熊廷弼肯定走了魏忠贤的内廷路线,但是他担心魏忠贤一人保不住自己,必然是多管齐下,走了很多门路。这笔钱一定花出去了,否则熊廷弼断难保命。

魏忠贤被*的原因,魏忠贤是如何被*掉的(3)

可问题就在于:这笔钱花出去了,魏忠贤却没收到。那么,这笔钱去哪了?换言之,这笔钱肯定是花出去了,为什么给别人不给魏忠贤呢?

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汪文言对魏忠贤的态度缺乏信心;

二、汪文言对魏忠贤的身份缺乏信心。

先说第一点,汪文言求上门的时候,魏忠贤态度暧昧。魏忠贤之所以会态度暧昧,就在于魏忠贤拎得清自己的身份。魏忠贤之所以能够拥有权力,完全是因为天启皇帝信任他,如果失去了天启皇帝的信任,那魏忠贤就什么也不是。

天启皇帝非常讨厌熊廷弼,这一点魏忠贤心知肚明,所以即使魏忠贤非常眼馋这笔钱,他也不敢把话说得太满。因为魏忠贤需要顾虑一点:自己为熊廷弼求情,会不会惹怒天启皇帝呢?

再说第二点,汪文言求上门的时候,还是天启二年的事,此时的魏忠贤虽然已经干掉了大太监王安,但依然没能总督东厂,更不是后来那个大名鼎鼎的“九千岁”。

此时的魏忠贤,只是天启皇帝的心腹,或许只是心腹之一。熊廷弼犯的是大案加要案,魏忠贤有没有直接影响皇帝的能力?汪文言有所怀疑。

在这两个因素作用下,汪文言选择了另找门路。

这样一来,事情就复杂了:等熊廷弼死缓的通知下来,魏忠贤和汪文言新找的渠道自然都认为:这是自己的功劳。

汪文言只从熊廷弼那里拿到一份钱,却走了多个门路,怎么办呢?这笔钱之所以没有给魏忠贤,想必是汪文言获得了某种保证,熊廷弼不会受到魏忠贤的威胁。否则汪文言绝不敢无视魏忠贤,多少得分他一点。

这种举动的确得罪了魏忠贤,但当时的魏忠贤还远远谈不上位高权重,所以得到保证的汪文言也不会特别怕他。

对于熊廷弼这种级别的人物而言,只要不死,就随时有机会东山再起。比如说,皇帝突然在某天提到了熊廷弼这个名字,那熊廷弼就有将功赎罪的那一天。

但没想到的是,熊廷弼将功赎罪的那一天没等来,却等来了魏忠贤的好日子:天启三年十二月,魏忠贤总督东厂,一下子抖了起来。

魏忠贤被*的原因,魏忠贤是如何被*掉的(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