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退位后还有称号吗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3-03-16 13:10:11

对普通人,称呼不是个问题。名、字、外号而已,有点名气的人加上个自号,可对皇帝,这些都不能称呼了。对皇帝的称呼就比较麻烦。什么皇帝、皇上、万岁、官家、圣上……在中国历史上,秦以前,是没有“皇帝”这一称呼的。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他自称“始皇帝”。

溥仪退位后还有称号吗,(1)

秦始皇

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2200多年的皇帝制度。秦始皇皇帝是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其他人必须无条件服从他的旨意。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官家”“至尊”……可满清末代皇帝溥仪,因为他的经历比较复杂,登基、退位、再登基、再退位、做傀儡、成囚徒……,所对他称呼比较麻烦。

溥仪退位后还有称号吗,(2)

溥仪与父亲载沣

溥仪3岁入宫即位,6岁退位,但仍保留皇帝尊号。直至16岁时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再到天津做寓公,他一直不肯脱去“皇帝”的外衣,仍以满清“皇帝”自居。到任伪满皇帝,被俘成为囚徒,经过改造成为公民,随着溥仪身份的变化,周围人对他的称呼也在变化:大爷、皇上、皇帝、上边、溥仪……冯玉祥溥仪继位后,宫中的护军、侍卫、侍从、宦官、宫女等一般称其为“大爷”。他不过是几岁的孩子,为何称他“大爷”呢?“爷”字,大约出现在三国时期,最初写作“耶”,古人称父亲为“耶”,只用“耶”字,不用“爷”字。后来改为“爷”,繁体字写作“爺”。北魏时期,即称父亲为爷。如《木兰词》中就有“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唐朝时,杜甫诗有“爹娘妻子走相送”,这里的“爷”,即是指父亲。也有一些地区,如长江流域,称父亲为“爹”。今天,许多人习惯称父亲为“爸爸”,据说,“爸爸”是外来语的转意音。书面语一般写作“父亲”。

溥仪退位后还有称号吗,(3)

溥仪

清朝和民国时期,在京津冀地区,“爷”不仅仅代表父亲,它更是一种尊称。人们不分辈分,见到人无论多大年纪,都称“爷”。见七八十岁者称“老太爷”,见五六十岁者称“老爷”,见三四十岁者称“大爷”,见二三十岁者称“二爷”,甚至见三四的孩童也要称:“少爷,小爷。”“爷”字本就是敬称,加一个“大”字为“大爷”,更上一层尊敬。溥仪是皇帝,地位至高无上,即使三、五岁、十几岁时,也不能称“少爷,小爷”,那些天天围在他身边的侍从、宦官等人要称他为“大爷”,表示对他极尊敬。可溥仪的父母辈及祖辈们,就不能称其为“大爷”了,而称他为“皇帝”。因为从辈分上讲,他们是长辈,可从地位上讲,溥仪又在“上”,长辈称他为“上”又有违刚常。所以,称他为“皇帝”。这样就弱化了“上”,既平复了备辈,又敬重了皇帝!溥仪与他的父亲摄政王载沣臣下和同辈人、晚辈人怎么称呼溥仪呢?这些人就不论辈分了,他们都要比皇帝低,所以,当溥仪面则只能称“皇上”。

溥仪退位后还有称号吗,(4)

溥仪

“皇上”实际上也就是“皇帝”。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因给予万物生机谓之皇”。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皇为上,帝为下。皇帝意指天地,天地万物之主。臣下等人称其为“皇上”,表示对“主人”至高无上身份的认可,也表示自己比皇帝小,是下人。溥仪与帝师郑孝胥、洋教师庄士敦对溥仪的称号还有一个特殊的叫“上边”。“上边”的称呼是在伪满倒台,溥仪被苏军俘获后,成为囚徒的一段时间。

这一期间,溥仪的身份发生了大的转折,由高高在上的“皇帝”变成囚徒,可他仍以皇帝自居。身边的几个随侍和亲属对他的称呼则有些变化:称其为“上边”,意为在“上”的人,表示一种尊敬。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