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长安108坊详解,长安108坊每个坊有多大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3-04-26 18:52:17

宵禁制度下坊内真实情况

唐代长安城的里坊,每个坊都是封闭式的建筑。每个里坊的四周,都环筑有坊墙,从而使长安城在外观上宛如大城之中又套了很多小城。坊门上都装有门扉,由专职门吏掌管,负责按时开关。宵禁制度为什么能够实行?一方面古代没有电力,到了夜晚人们只能用价格高昂的蜡烛照明,而不太富裕的普通人家则只能选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绝大多数长安城居民长期遵循“明而动,晦而休”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朝廷将宵禁政策写进国家法律,也是对社会秩序的一种管理,长安作为国家都城,是国家政治中心,安全问题格外重要,宵禁制度的实行,当然是出于城市安全的考虑。长安城各街道设置街鼓,目的是夜禁与晨昏报时。每天傍晚“暮鼓”响起后,宵禁便正式开始,不仅要关闭坊市大门,还规定坊间居民没有出入证禁止外出,违者杖二十笞棒。早上五更二点,自宫内“晓鼓”声起,诸街鼓顺序敲动,坊门开启,坊内居民始可出行。唐代里坊统一以鼓声为准,由门吏负责坊门的启闭。巡使和街使彻夜巡逻,对犯夜之人处以严重的惩罚。这种强制性的作息制度将长安居民的起居限制在一个固定的时间范围内。街鼓直接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起居与出行,比如何时起床、出门、出城、入城以及入坊,成为唐朝生活节奏的节拍器。

在如此严格的宵禁制度下,难道唐朝人就没有夜生活了吗?

其实也不完全如此。唐朝的宵禁制度,重点严防的是在大街上走动,但坊内活动有一定自由空间。除了东市西市的大型商业CBD,每个坊内也有基础配套的食肆和商铺,不然曾经百万人口的国际化大都市怎么运转?虽说坊内也有“片警”巡逻,但远没有坊外那么严格。唐长安的108坊,除了北部的太极宫、大明宫,城东的兴庆宫,一东一西的东西市外,都是模样相仿的居住里坊。但是这些里坊中,个别的也具备商业功能。例如类似于大唐百老汇的平康坊,这个坊内就没有宵禁。唐朝外省驻长安城的办事处,学名叫“进奏院”,平康坊内有15个进奏院,也就是现在的驻京办。平康坊和崇仁坊夹道南北,考生和选人每年少则数千,多至数万人,云集京城赴选应举,上述两坊“因是一街辐辕,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因此平康坊成为诸伎聚居坊曲。遥想当年,有多少文人雅士,朝中官宦,当暮色降临之时,便在平康坊中迎来了张灯结彩、歌舞升平、通宵达旦的精彩夜生活。各类歌舞表演、听曲观戏活动在此都有蓬勃生长的空间。因为坊内是举子、选人和外省驻京官吏和各地进京人员的聚集地,唐代读书人高中进士后的第一站,也必来此处,这里可以说既有商业夜市,又有文化夜市。

唐代长安108坊详解,长安108坊每个坊有多大(13)

唐代孟郊在中进士之后,曾写下这样一首的七言绝句《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我们以为孟郊是骑马郊游长安城,其实他口中的“长安花”,极有可能指的是平康坊花魁。《北里志》就记载了一位叫裴思谦的士子状元及第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既不是拜会恩师,也不是会见同年,而是“作红笺名纸十数,诣平康里”。孟郊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满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这时候的长安,正春风轻拂,春花盛开。城东南的曲江、杏园一带春意更浓,新科进士在这里宴集同年。孟郊策马在车马拥挤、游人争观的长安道上,白天在春风殆荡中观赏百花烂漫,入夜之后,很有可能是夜诣平康坊,看尽坊内众花。由于经常接待举子、进士等预备官员,平康坊女性大多识文断墨、谈吐得体、风度宛然,吹拉弹唱,吟诗作对样样精通,因而深得读书人的喜爱。所谓“一日看尽长安花”,要知道在宵禁制度下,唐人是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全部由自己支配的,但平康坊的不夜灯火,可以满足这样的绮梦。唐时的长安是梦幻般的城市,歌舞升平的平康坊更是梦中的盛典,连诗人们也曾将“一日看尽长安花”作为人生最快意的咏唱。

不过,这仅限于坊内,出了坊还是全城街道实行严格宵禁,如果有“犯夜者,笞二十”,即便是官员也不例外。《李娃传》中曾记载郑生与李娃同住平康坊,郑生财尽,李娃将他骗至宣阳坊李姨处,退房搬走,郑生回到平康坊见房锁人去,急忙欲返宣阳坊,但天色已晚,坊门将闭,不得不住店暂息一宿。虽然是小说家言,从中亦可见当时宵禁之严。如要在夜间出坊,只有婚、丧、病等能例外,但必须获得批准,婚事依风俗要早出晚归,可事先按规定持有县牒,而丧病为紧急情况,只需本坊牒文。直到唐玄宗时,才下诏每年正月十七、十八、十九三天可以夜开坊市,以庆祝上元节。“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关于元宵节的诗句。为了让大家过好元宵节,唐朝暂时取消了城市的宵禁规定,坊门、市门昼夜开放,任人通行,称为“放夜”。因为元宵节,身在长安的人们拥有了昼夜相连的三天时间,可以在城中自由活动。这对于终年受制于宵禁制度的唐代长安人而言,当然是极为难得的机会。“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正是他们在元宵节期间的真实心声。金吾弛禁、通宵达旦、官民共享、夜游玩乐,唐人将元宵节过成流光溢彩、声色交映的狂欢节,“今夕重门启,游春得夜芳”“欢乐无穷已,歌舞达明晨”“烂熳惟愁晓,周游不问家”……唐都长安的元宵节是高唱自由之歌的盛大仪式,不仅为当代的我们所向往,也是大唐人自己的梦想与渴望。

到了唐代中后期,一直严格执行的宵禁制度逐渐松懈。宵禁的放宽,夜市的繁荣,不仅是城市功能的调整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更标志着市民阶层的壮大和市民文化的兴起。那些原先只在特定区域服务于上层官僚、士人的娱乐活动,开始向普通民众下行,以适应民众娱乐消遣的需要。宵禁制度的解除所促成的市民娱乐需求,是唐宋之际文化转变的深刻背景,特别是其中说话、俗讲、曲子词以及早期戏曲等到有娱乐性质的文学形态的迅速发展,正是得益于这一制度的变更。

唐代长安108坊详解,长安108坊每个坊有多大(14)

唐代长安108坊详解,长安108坊每个坊有多大(15)

古都风韵还依然可见

安史之乱后,长安城被叛军焚毁。周边的众多皇家园林、馆舍后来又被回鹘军洗劫一空,化作了废墟。唐皇从四川回归长安后,由于各地节度使的崛起,皇帝再也拿不出经费修理长安城。其规模缩小了五十分之一,长安城开始衰落。大量居民或在战乱中被*,或者离开避难。就连皇家的上林苑、甘泉宫也都化作了废墟,破败不堪,渐渐恢复成自然面貌。自宋而元而明而清,长安城早已在斗转星移间旧貌渐失。今天的考古发掘重现了当年长安城的繁华和巨大,这座历劫沧桑的千年古城,一砖一瓦,城墙塔楼,亭角桥堍,古都风韵还依然可见。历史的厚重感依然存留在这座城市的血脉里,熠熠生辉。

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长安的春天,不只是霸陵飘拂的柳丝,不只是青阳门里胡姬酒家,不只是曲江岸边杂花生树,不只是芙蓉园里的歌吹,长安的春天,还在那饱满着青春气象的大唐诗歌里……在21世纪的长安春天里,当一朵飞花,偶尔落在你的肩头,你知道,这不再是那朵大唐的春花,不再是飘过108坊的飞花,也不再是李白杜甫时代的春城之花,但这朵盈盈的花,曾经在若干诗篇之间来来往往,又恰好在被风吹起时拂过你的发端,这大约是长安过去的幻影飘浮向四面八方……

原刊于《延河》杂志“我的家乡在陕西”主题特刊《精神地图》栏目

图片来源:网络

设计制作@胡湫

唐代长安108坊详解,长安108坊每个坊有多大(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