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肃杭皇后,孝烈皇后个人简介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4-09 15:13:56

前言:在大明王朝历史上,有两位皇帝的历史地位让史官们极为纠结,分别是建文皇帝朱允炆和景泰皇帝朱祁钰。

朱允炆是太祖朱元璋钦点的接班人,但是朱棣在篡位之后拒不为其上庙号和谥号,对这位正牌皇帝的称呼仅为“建文君”。而在奉天殿那一场大火中死去的皇后马氏、失踪的太子朱文奎,其身份自然也就不被承认。

朱祁钰在“土木堡之变”后临危受命,挽狂澜于既倒,有功于社稷。兵败被俘的朱祁镇在瓦剌做了一年的太上皇帝后被放回北京,朱祁钰也只是将其和妃嫔安置于南宫,并未暗中加害。但是在朱祁钰病重不能理事之际,朱祁镇乘机发动兵变。重新夺回皇位的朱祁镇将弟弟废为郕王,死后更是给了一个“戾”的恶谥。至于朱祁钰此前已经去世的皇后杭氏和太子朱见济,其历史地位更是令人唏嘘。

明朝末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殉国后,其堂兄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改元弘光。朱由崧登基之后为了笼络人心,追尊朱允炆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庙号惠宗。皇后马氏谥号为“孝愍温贞哲睿肃烈襄天弼圣让皇后”,朱文奎被谥为“恭愍太子”。但是杭皇后和朱见济,却被彻底遗忘在了历史的故纸堆中,哪怕是弘光帝朱由崧都不承认这对母子皇后和皇太子的身份。今天笔者就来捋一捋这对母子的生平,聊一聊他们为何不被后世史官所承认。

孝肃杭皇后,孝烈皇后个人简介(1)

朱祁镇、朱祁钰兄弟剧照

土木堡,命运的转折点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8月15日,朱祁镇兵败土木堡,包括英国公张辅在内的扈从官员全军覆没,皇帝本人被俘。消息传回京师,朝堂上下乱作一团。

8月18日,皇太后孙氏(朱祁镇之母)敕郕王朱祁钰暂总百官理事。8月22日,朱祁镇庶长子朱见深被立为皇太子。8月29日群臣合辞上请,孙太后被迫同意由郕王登基为帝。9月6日,朱祁钰正式即位,尊朱祁镇为太上皇帝。

从孙太后急着册立朱祁镇之子为皇太子来看,她是极其不愿意让郕王登基,从而造成帝系转移的。在孙太后的设想中,朱祁镇如果死在瓦剌,就让皇太子登基,由朱祁钰监国(甚至这位太后还想让小叔子襄王来监国)。如果朱祁镇侥幸回来,那就继续做皇帝,郕王该干嘛干嘛去。

孝肃杭皇后,孝烈皇后个人简介(2)

孙太后剧照

但是在京文官们并不这么想。朱祁镇此前通过太监王振打压文臣势力,已经引起了普遍不满。现在皇帝亲征做了俘虏,皇位必须换人。因此文官们不惜在朝堂上打死锦衣卫指挥使马顺,以此向皇太后施压。至于说让朱见深为帝,会让明朝顾忌朱祁镇在瓦剌的遭遇,那难道朱祁钰做了皇帝,就可以毫不在乎哥哥的死活了么?到底是谁不想让朱祁镇活着回来呢?

不管怎样,朱祁钰在登基之后领导了北京保卫战,保卫了京师,保卫了宗庙。现在的他声望已达顶点,即使一年之后朱祁镇被瓦剌人放回北京,也只能被监视居住在南宫之内,对朱祁钰的皇位造不成任何威胁。

此时的朱祁钰看着身为皇太子的侄儿朱见深极为的不顺眼,“父有天下,必传于子”,这个念头在景泰皇帝的胸中熊熊地燃烧起来。他要改天换命,让皇位在自己的子孙中世世传袭。

​景泰易储

如果朱祁钰没有儿子,或许他会安心当一个过渡皇帝,但是他有儿子。朱见济,朱祁钰侧室杭氏所生。对于朱见济的出生年月,历来众说纷纭,百度百科上给出了公元1448年8月1日的说法。1448年是正统十三年,查了《明英宗实录》当年六月到七月间章节,没有朱见济出生的记载。这个当然也可以理解,朱祁钰当时只是郕王,他儿子的出生日期自然是不会记录在实录之中。

但是根据《明史汪皇后传》的说法,朱见济出生于景泰三年。对这个说法,笔者认为大概率是错误的。如果朱见济出生于其父即位之后,那《废帝郕戾王附录》一定会记上一笔。反过来说,朱见济只可能生于正统年间。

景泰三年,妃杭氏生子见济,景帝欲立为太子,而废宪宗,后执不可。以是忤帝意,遂废后,立杭氏为皇后。—《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

孝肃杭皇后,孝烈皇后个人简介(3)

郕王与王妃汪氏

此外在《明史朱见济传》中,说他“始为郕王世子”,《明史》的不严谨由此可见一斑。如果朱见济开始被封为郕王世子,那就是打脸《汪皇后传》,因为这证明朱见济出生于朱祁钰还是郕王的时候,也就是正统年间。但是朱见济生母杭氏只是侧室,正牌的郕王妃汪氏已经生了两个女儿,又不是没有生育能力,如何会封庶子朱见济为世子呢?

至于百度百科的说法就更离谱了,朱见济的生日,《实录》明确记载为二月二十日,和所谓的“8月1日”天差地别。

戊戌,礼部奏六月十三日,皇后千秋节。二月二十日,皇太子千秋节。请乞预移文各王并天下文武五品衙门,令其依期遣官奉笺庆贺。从之。—《明英宗实录卷二百十六》

但是不管朱见济出生于哪一年,他毕竟是景泰帝唯一的儿子。为了皇位在自己子嗣中传承,皇太子必须换人。景泰帝先是试探了内阁几位成员的态度,包括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陈循,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高榖,吏部左侍郎、翰林院学士江渊,礼部左侍郎、翰林学士王一宁,户部右侍郎、翰林院学士萧镃和兵部左侍郎、翰林院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商辂。《明史》中说景泰帝给大臣行贿,陈循、高榖每人一百两黄金,江渊、王一宁、萧镃和商辂每人五十两。但是不管怎么说,内阁对皇帝的想法没有提出异议。

景泰三年4月21日,广西思明府一个小小的土官指挥使为了脱罪,向朝廷上奏请求易储,里面有“天命岂可逆违,固本岂可轻缓?古人有云天与不取,反受其咎。”这样的话。正在坐等一个易储良机的景泰帝大喜过望,立刻召集大臣进行廷议。

孝肃杭皇后,孝烈皇后个人简介(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