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献皇后被后世承认吗,孝献皇后的下场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4-09 14:37:42

庚戌,恭移端敬皇后梓宫于景山观德殿,致祭如前。

1660年(顺治十七年)八月二十二,时年23岁的顺治帝为一位女子的丧仪可谓是费尽心力,不仅令亲王以下四品官员以上、一众公主以及命妇全部亲临泣奠,而且还在五天后(八月二十七)对其梓宫前往景山观德殿暂安一事进行了空前的调配,命满洲八旗二三品大员亲自抬棺。规格之高,放眼整个清朝,即便皇帝自己的丧仪都未曾有过,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那么,究竟是谁可以有如此实力会让顺治帝做出此等突破规制之举?看到此处,对清史稍有研究的朋友可能已经猜到了大概,没错,她便是在历史上素有令顺治“爱美人不爱江山”之名的一代奇妃——孝献皇后董鄂氏。

孝献皇后被后世承认吗,孝献皇后的下场(1)

董鄂氏剧照

出身名门,秀外慧中

1639年(清崇德四年),董鄂氏生于一户达官显贵家中。其父董鄂.鄂硕时任内大臣,而其家族也同很多满洲大姓一般,皆以地名(东古河)为部落名,最后渐渐发展成为姓氏。

之所以说达官显贵,单单一个任内大臣的鄂硕证明力是远远不够的,其(董鄂氏)高祖父,便是曾经为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有开国定鼎之功的五大功臣之一——董鄂.何和礼,而其曾祖还是兼具三等公与和硕额驸(娶礼亲王代善之女)于一身的董鄂.和硕图,与爱新觉罗家族可谓是休戚与共亲上加亲。

隶属正白旗(上三旗)的董鄂氏,自小便天生丽质、冰雪聪明。在名门世家的熏陶下,豆蔻之龄的她温婉淑德、仪态端庄。不仅在性格上优人一等,在女红、文学等才艺方面更是熟稔非常。也正是有此般才貌双绝,方能使其闻名遐迩,誉满乡中。

1656年(顺治十三年),年方十八的董鄂氏被诏选入宫,因为自身的诸多优势,令年龄相仿的顺治帝倾心不已。在此之前,顺治帝的后宫当中,已陆续选入十几位妃嫔,单单皇后就已先后立过两位(废后【静妃】博尔济吉特氏【1651年八月所立】、孝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1654年六月十六被立】),按照顺治帝当时的年龄,其后宫妃嫔数量已不在少数,但始终未发现与自己心意相通、情投意合的那一位,直到董鄂氏的出现。

孝献皇后被后世承认吗,孝献皇后的下场(2)

顺治帝画像

尽享恩宠,得顺治屡破规制

大臣鄂硕之女董鄂氏,性资敏慧轨度端和,克佐壸仪,立为贤妃。尔部查照典礼,择吉具奏。

二人惺惺相惜,使顺治深感董鄂氏就是自己一生的红颜知己。于是,从董鄂氏进宫的那一天起,便开始了大清史上堪称奇迹的荣宠时代。进宫后不久,在八月二十二这一天,董鄂氏被破例封为贤妃,这是顺治初年改革后妃制度之后的首次大胆尝试,之所以这么说,原因无他,若放在之前,除了皇后,即使女子的出身再高贵,初入宫时的位分断然不会太高,何况还是有封号的位分,顺治赐董鄂氏以“”,赞其“性资敏慧,克佐壸仪”,宠爱之情溢于言表。

本月二十八日又奉圣母皇太后谕,式稽古制,中宫之次,有皇贵妃首襄内治,因慎加简择。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应立为皇贵妃。尔部即查照典礼,于十二月初六日吉期,行册封礼。

当然,凡后妃册封典礼,一封一册方可算仪式完成。可顺治还未等礼部择吉派正副使携谕正式行册立礼,便于九月二十八这一天,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由,颁布晋封董鄂氏为皇贵妃。要知道,在当时的后宫中,皇贵妃之位被称为“中宫之次,首襄内治”,是仅此皇后的所在,而此时距离董鄂氏被封贤妃仅仅过去了35天而已,就是算上其入宫的时日(八月,具体日期待考),也最多不超过两个月,即使放眼整个清朝,入宫一月有余的时间即可跻身皇贵妃之位,升迁之快极为罕见。当然,在每次晋封时,顺治帝都会“奉圣母皇太后谕”,但归根结底,这只是晋封后妃的固定格式(如有皇太后,必须奉皇太后之慈谕),论及两人的感情深厚,此举定当顺治一人之力所促成。

孝献皇后被后世承认吗,孝献皇后的下场(3)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朝服像

1657年(顺治十四年)十月初七丑时(凌晨1—3点),时为皇贵妃的董鄂氏在承乾宫为顺治帝诞下一位皇子,令顺治龙心大悦。虽然按照排行,此子应排在第四位,但在顺治眼中却视之为嫡子一般,曾经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称其为“朕之第一子”、“朕之嫡子”,足以证明对这位皇四子的格外重视,只可惜,这位皇子还未来得及序齿命名,便于次年正月二十四夭折,在世仅104天。

甲子,上以皇子生甫四月而薨。悼之,追封为和硕荣亲王。

爱子的薨逝,令顺治痛心不已,于是为其置办了超越以往的丧仪:1、为了安抚同样陷入悲恸的爱妃董鄂氏,顺治破例追封此子为和硕荣亲王;2、命堪舆能人在黄花山精心卜择到一处吉壤福地,为爱子营修了一座单独的园寝;3、亲自为其撰写墓志,在墓志当中亦称此子为“朕之嫡子”。

以上种种,在有清一代可谓空前绝后。一方面显示顺治确实对此子钟爱有加,而另一方面更映衬出他因爱妃董鄂氏而显露出的爱屋及乌。虽然自己心中万分悲痛,但他为了抚慰董鄂氏,不惜做出上述破格之举,在历代皇帝当中,痴情程度当属上乘,但可惜的是,身体素来羸弱的董鄂氏,经历丧子之痛再也回天乏术,于1660年(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香消玉殒于承乾宫,年仅22岁。

孝献皇后被后世承认吗,孝献皇后的下场(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