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代皇帝明细表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4-13 21:55:42

明宣宗大刀阔斧地整顿朝纲,罢黜“贪腐无律”、“政令不达”和“年迈病弱”者,精简冗员,惩恶扬善。他任命得力官员出任地方知府,并选派巡抚治理赋税重地。同时,他优化官员选拔制度,实行保举和欠任,保证政务清明。另一方面,他出台减负安民措施,如蠲免税粮、救助流民、赈灾救灾等,稳固明朝江山。

明宣宗尊崇德治,兴利除弊,延续了明仁宗的惠民政策,实行重农抑商,严禁贪污受贿,停战息兵,休养生息,使明朝国泰民安,经济日新月异。国家实力达到顶峰,成为历史上的“仁宣之治”。然而,明宣宗兴趣广泛,擅长书画,其画作流传至今。此外,他创立内阁教导宦官读书,为后期的宦官干政埋下隐患。

由盛转衰

明英宗朱祁镇登基,谓之正统,张氏与三杨把持朝政,燕京风华初见。1442年,张太后薨,太监王振独掌大权。源起太子宫的王振,受太子朱祁镇信宠至深,朱祁镇即位后,擢升他为首席太监,掌管全部奏章,也成为正统帝最亲近之人。1449年,老臣“三杨”离世,王振愈加跋扈,撤下太祖严禁太监干政的铁令,举国尊其为“翁父”,英宗待他倍加信赖。王振内外把控朝廷七载,积攒金银六十余库。

明朝历代皇帝明细表,(13)

明朝流民危机愈演愈烈,打击了基层里甲的控制力。政府为了攫取更多银两,而压榨矿工,实施山区封锁,激起叶宗留、邓茂七等人起义。正统时期,明朝和麓川一战,英宗和王振调动了数十万兵力,使得北方蒙古瓦剌的防卫空虚。

蒙古各部在明朝战胜元朝后,经过休养生息逐渐壮大起来。其中,瓦剌部落最具影响力,已成明朝边境的大患。对于瓦剌的威胁,朝臣们建议加强军事准备,改革兵制,但都遭到了王振的拒绝。正统十四年,也先展开四路进攻,明朝军队由于多年废弛,节节败退,仅一个月便丧失了土木堡。王振为邀功讨宠,执意亲征,结果明朝军队在土木堡惨败,士兵伤亡过半,英宗不幸被俘,王振则遭乱军所*。土木之变标志着明朝由盛转衰。

明朝历代皇帝明细表,(14)

土木堡败后,于谦扶立明代宗,改元景泰,擢升为兵部尚书,固守京师并整健边防。瓦剌大军压境,于谦率军迎敌,屡破强虏,迫使也先退军。明朝在北京保卫战中得胜,于谦加固边防,拒求议和,翌年屡挫瓦剌的侵扰。

夺门之变

继位之后,朱祁钰积极应对国内外危机,如广开言路、求贤若渴,重用贤臣于谦,整顿吏治。在军事上,成功抵御瓦剌进攻,重整京城卫戍部队,将冗员贵族和宦官革职。废储朱见深,立其子朱见济为太子,然而见济夭折,代宗未再立太子,由此引发英宗与代宗矛盾。1450年,也先释还英宗,代宗不愿迎驾,将其囚禁南宫,矛盾进一步激化。

1457年,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发起政变,拥立明英宗复辟。他们控制东华门,立英宗为帝,废代宗为郕王,并逮捕处死于谦。英宗复辟后,实施新政,废除殉葬制度,但后因内斗,流放徐有贞,诛*曹吉祥等人。

明朝历代皇帝明细表,(15)

1464年,英宗驾崩,太子朱见深继位,更名为明宪宗,定下年号成化。初登大宝的宪宗面临两场政治震荡:河南流民刘通、石龙在房县(今湖北)举事,集结数万兵马,宪宗派官兵平叛,迅速歼灭了叛军,刘通被斩,石龙逃入四川;大藤峡叛乱,宪宗同样派遣官兵进行打击。在宪宗执政期间,他任用阁臣李贤等辅佐政务,对夺门后的政策加以修正,获得朝野拥戴。宪宗为于谦平反,重设景泰帝尊号。然而,随着李贤离世,宪宗宠爱长他十七岁的万贵妃,独宠宦官汪直、梁芳,朝廷政治陷入懈怠,奸邪专权,西厂横行,社会民生凋敝。宪宗甚至直接任命官员,即为传奉官,导致官员腐败横行,直至孝宗时期才得以整顿。

成化十年(1474年),朝廷昏聩无光,无人敢进谏。到了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刑科给事中李俊冒死进谏,直指时政六弊,使得宪宗罢黜方士李孜省;但他对此类进言极为反感,私下将60多位谏言大臣的姓名记录在墙壁上,伺机贬谪。当时,京城朝廷中宦官当道,官吏贪腐,百姓生活困顿。

弘治中兴

1487年,明朝宪宗驾崩,慈孝太子朱祐樘登基,史称明孝宗,年号弘治。他采用了一套精明的政策,号称为“更新庶政,言路大开”。明孝宗开始罢黜一批成化时期的奸邪冗官,精心选拔治国栋梁,将宪宗信奉的贪污小人全部辞去。大量启用正直的人才。他制定法规制度,重新审定盐法,废除所有恶习,使政治清明,被誉为“中兴令主”,这段时期被称为弘治中兴。

明朝历代皇帝明细表,(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