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的封建经济,以及与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日趋尖锐的矛盾冲突,导致清政府神经质地认为,外来异己势力会加强反政府的力量。
为此,清政府构筑了一道隔绝中外的堤墙,以为任凭堤墙之外时局变幻、风雷激荡,自己可以关上“天朝”的大门,不闻不问,高枕无忧。可是,历史的发展无情地破灭了大清王朝的这一梦想。
到了近代,中国的门户已经大开,许多帝国主义国家蜂拥而入之时,一些封建保守派仍然力图回避与西方国家交往,拒绝接受一切新生事物,徒劳地坚守着“闭关锁国”的政策。
一、“闭关锁国”政策的奇葩表现。
1、固定外国人的商贸地域。大清立国之初,中外贸易并没有限制在一地,外国商人可以到广东、福建、浙江沿海的口岸贸易。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乾隆皇帝以“民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为理由,将通商口岸限制在广州一地。
清代的广州港(图景)
当时,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是多产于江浙闽皖的茶叶和丝绸,都需要从陆路长途运输到广州出口。因茶叶和丝绸的产地离广州很远,为此导致其成本增加,而且容易损坏霉变。
但是,清政府根本不考虑经济效益,只是硬性规定茶叶和丝绸不得就近出口,只可在广州一地和外国通商。
而广州的对外贸易,又被清政府特许的“十三行”( 清政府指定的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商人掌控,因此,外国商人来到中国后,主要与几个特许的行商接触贸易,而不是广大的自由商人。
2、限制外国人的行动范围。为了限制外国人的行动,清政府制定了种种苛细繁杂的规条和章程。如,所谓“防夷五事”、“民夷交易章程”、“防范夷人章程”等等。
通过这些规章,禁止外国人长期居住在广州;禁止中国人受雇为外商服务;禁止中国人向外商借款;禁止外国人坐轿子;禁止外国妇女进入广州城;外国人在广州商馆居住,不准擅自出入(每月只有三天时间可以在附近散步)等等。
外国人在广州(图景)
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隔绝中国人和外国人的接触、交流。清政府曾诏令:“向定规程,俾民夷不相交接。”
3、避免与外国人的社交往来。鸦片战争后,为了固守所谓的“天朝”体统,道光和咸丰两代皇帝躲在紫禁城里,从来不和外国人见面。后在外国侵略者的强硬要求下,同治皇帝才被迫第一次接见了外国公使。
同治帝接见外国使节(图景)
清政府也不愿向外国派出外交人员。同样是在外国的压力下,清政府才勉强请了一个美国人蒲安臣作为清政府的代表,组成中国的第一个外交使团,到欧美巡回访问。
4、拒绝西方先进的文化技术。1862年,在洋务派的促动下,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了同文馆,后又增设了天文算学馆,这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语言文字和科学技术的学校。1871年,在曾国藩、李鸿章的联名奏请下,中国第一批官费留学生出国(美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