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怎么流传下来的谁发现的,山海经怎么被发现的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4-17 10:57:13

《山海经》一书的来历,众说纷纭。甚至《山海经》这本书的虚实真假,都存在很大争议。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里,有一本书堪称第一信史,那就是《左传》,不接受反驳。字耕农研究发现,对于有些说不清底细的《山海经》,啥都说得清的《左传》里有重要线索。

《左传 宣公三年》:“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魉,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以往如《十三经注疏》、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等主流权威版本都采用了这样的断句。笔者认为其实不通,因为“贡金九牧”和 “铸鼎象物”都缺失主语,原因是断句不妥。

笔者改断为“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山海经是怎么流传下来的谁发现的,山海经怎么被发现的(1)

九鼎模型示意图

这段话显然揭示了《山海经》所依据的古地图册即“山海图”的来历。全国各地的“远方”所图之物,肯定是当地的山川及特产,还有准备向中央王朝进贡的青铜矿石或金属块。分别管理九州的官员即“九牧”用这些金属来铸造“九鼎”,并把各地的地图及物产绘制在鼎上。可见,先有“远方”各地绘制的图册,后有“九牧”根据图册和所贡金属,铸造九鼎并绘图其上。这些图册是九鼎绘图的底图。把九州各地的地图册集中在一起,就是当时的“全国地图册”。通过对《山海经》文本内容的解读,我们知道当时这本全国地图册其实和后代甚至当今的地图册在结构上并没有太大区别。无外乎包括当地山水形势,方位里程、植物、动物、矿产、鬼神祭祀的风俗习惯、城市分布、经济作业方式、少数民族特征等等。这些图册显然是“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些上古典籍的组成部分,很可能就是地理图册“九丘”的主要内容。甚至可以认为是“全国地方志汇编”的雏形。何以见得是出自战国楚人之手?试看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名及周王室在书中出现的情况,

秦:只在植物“秦椒”出现一次,并无作为国名、地名的秦。

三晋韩赵魏及郑:韩,韩雁、韩流,韩流为人名,韩雁为海外之国名、地名,并非三晋之韩。赵,无。魏,无。前375年亡于韩的郑亦无。

齐:《山经》有“勃齐之山”,《大荒北经》有“齐州之山”,更有“北齐之国,姜姓”之语。说明为南方楚人在春秋甚至西周时期的观念。如果以三家分晋、周王室承认的公元前403年为战国起点,此前一年即春秋时代最后一年,姜齐即为田齐取代。

燕:“北次二经”有燕山、燕水;“海内西经”和“海内北经”都有作为地名或国名之“燕”,“海内北经”更有尊称“钜燕”,显然是国名。

周:“大荒西经”有“西周之国”的说法,可见是在周室东迁之后的追述。

宋,“大荒南经”有作为山名的“宋山”,未知是否在宋地即今商丘一带。

卫, “大荒北经”有作为山名的“卫丘山”。作为国名则无。

鲁,无。鲁国前255年亡于楚,故而讳言鲁国。

越,无。详见前文“海内四经”部分“会稽山在大楚南”一句的辨析,作者为楚人而讳“越”。并非诸家以为的“楚”为“越”之误字。

楚,“西次二经”有作为河流名称的“楚水”,位置则在关中秦境。“海内东经”则有作为国名的“大楚”。

山海经是怎么流传下来的谁发现的,山海经怎么被发现的(2)

战国七雄

综上,对于真正强大且相互接壤的秦及韩赵魏三晋讳而不提,应当出于敌视的原因。称“齐”为“北齐”,说明是南方楚人立场。对于偏安东北隅国力最为弱小的燕国却尊为“钜燕”,是因为两国一南一北天各一方,从未有过战端,因而不吝溢美之词。至于称“楚”为“大楚”,则最后暴露了其立场及身份。

所以最终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今本《山海经》即汉代司马迁曾见,官方安排刘向、刘歆父子等人经手校理的内容,包括“山经”、“海外四经”、“海内四经”三个部分,应出自公元前306年至前241年这65年之间的楚人之手。即东汉班固作《汉书 艺文志》所谓“《山海经》十三篇”,依郝懿行说即“山经”五篇,“海外四经”四篇及“海内四经”四篇。而“大荒四经”与“海内经”,被称为“进在外”或“逸在外”者,即民间流传的部分。后来官方校本与民间流传部分合并成书,即为郭璞所见所注者,流传至今,只是原图已佚,仅存原文。

山海经是怎么流传下来的谁发现的,山海经怎么被发现的(3)

《山海经》书影

所以对于“五臧山经”里的山、水甚至金、玉,认为是夏代图册甚至有山水名称标注是能讲得通的。夏代有无文字不用讨论,因为比夏代更早的龙山时期有丁公陶文,甚至某些大汶口文化遗址也发现了文字,在时代上包含了夏代的陶寺遗址也发现了文字。而对于包含“铜、银、铁”这些东周时期才出现的概念及文字的内容,应为东周时期增添的新内容。

然而今本《山海经》的语言文字尤其是词汇语法特征,以及由一些概念反映出来的观念和立场,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战国楚人对多种古地图册所作的配文和释文,也就是朱熹说的“描摹图画”,当今称为看图说话。

目前秦代资料虽然未见提及《山海经》这一书名。然而据《史记 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即公元前219年,早于焚书6年),秦始皇在湘山祠一带江面遇到暴风雨,秦始皇问湘君是什么神,秦博士说“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应来自《山海经 中次十二经》洞庭之山“帝之二女”一节。可见该博士是读过《山海经》的。详见本书“山经”该处。

山海经是怎么流传下来的谁发现的,山海经怎么被发现的(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