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怎么流传下来的谁发现的,山海经怎么被发现的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4-17 10:57:13

《山海经》古刻本

《山海经》这一书名最早见于《史记 大宛列传》,司马迁肯定读过,然而持怀疑态度。据刘歆《上<山海经>表》的说法,时代早于司马迁的东方朔对《山海经》也很熟悉甚至有些研究。司马迁所处的时代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风头正盛之际,所以他有“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之叹。《汉书 艺文志》将《山海经》列入“数术略 形法类”,形法类与天文类、历谱类、五行类等专业工具书类并列,可见认定其为纪实性、应用性文字作品。而文学色彩浓厚的“小说类”则在“诸子略”。后来的《隋书 经籍志》、《旧唐书 经籍志》也都归在“史部 地理类”。这些归类说明还是将《山海经》视为写实性质的地理书。《宋史 艺文志》开始列入“子部 五行类”,仍然肯定了其纪实性质。到了清代编修《四库全书》就将《山海经》归入“子部 小说家类”。这样就从写实性质的地理书一步一步降格为虚构性质的文学作品了。“好行小慧”的纪昀在《四库全书 总目提要》里写道“道里、山川率难考据,案以耳目所及,百不一真。诸家并以为地理书之冠,亦为未允。”于是将《山海经》、《穆天子传》二地理书与《神异经》等文艺作品视为同类而入“小说家异闻之属”。显然,这里纪氏个人的观点成了定论,“率难考据”是他自己搞不懂,不能说原书不实;“百不一真”也只是他个人一家之言。古代中国社会等级森严,位卑则人微言轻,权高则一言九鼎,学术上做不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清代官方这种做法对后世影响颇大,就连鲁迅都认为“然《山海经》、《穆天子传》又自是始退为小说”。因而沿袭《四库全书》的做法,把《山海经》纳入他的《中国小说史略》进行研究。鲁迅的说法与做法其实是矛盾的,既然认为归为小说是“退”,又不愿“进”其入纪实作品,而称其“盖古之巫书”。时至今日,通行的看法依然沿袭《四库全书》的定性而认为其书为神话传说。

山海经是怎么流传下来的谁发现的,山海经怎么被发现的(5)

当今出版的简化字版《史记》

然而从西汉刘向到晋代郭璞,再到明清时期的王崇庆、杨慎、吴任臣、汪绂、毕沅、王念孙、郝懿行、吴承志等学者,莫不以为属于“舆地”之书即历史地理学著作并为之付出大量精力进行研究。现当代学者比如侯仁之先生在《中国古代地理学史》一书中强调说《山经》是“我国流传至今的第一部地理书籍”。《中国历史地图集》的主编谭其骧先生有“《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提要”一文,认为有七列山系140座可考定确址,其研究成果在《中国历史地图集 战国》一图多有体现。历代多有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推动了研究进程,提高了认识水平,然而始终未见真正令人信服的全面系统研究。当然,《山海经》里的确有一些神话传说成分,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十日、息壤等等。有的是虚构的故事,其实更多的是人为造成的误解。《山海经》是实是虚,一概而论总是难以让人信服,因而需要每一列甚至每一座山,每一个古国进行辨伪或证真,最后再来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一切抱有成见、先入为主地认为其或真或假、或历史地理或神话传说,都是不负责任的人云亦云。

山海经是怎么流传下来的谁发现的,山海经怎么被发现的(6)

谭其骧 山经地域概貌示意图

山海经是怎么流传下来的谁发现的,山海经怎么被发现的(7)

地学家王成组对 山经 山系的还原图

与对《穆天子传》的看法一样,笔者还是认为言其伪易而证其真难。浅尝辄止捕风捉影者,见其一二不实或不解之处,就贴上神话传说的标签,其实是蜻蜓点水的做法。古书流传,编次混乱,加之避讳,改易频仍,辗转传抄,不断掺入,都是很常见的。所以笔者主张,无论想来辨伪还是证真,首先要放下成见,不要定性。从头到尾逐一讨论,做完工作,最后再来归纳总结是真是伪。否则各凭只言片语,就推断全书的真伪,真是盲人摸象。看似铁证如山,实乃以偏概全。

本书既然叫“证真”而非“辨伪”,就是开门见山地表达了《山海经》是真实的历史地理著作的基本观点。证真,对于“山经”26山系乃至446座山峰,就要根据原书原文在地形图上一一对应地指出,尤其是对于“海外四经”几十个古国,更要与考古发现一一对应。用事实说话,最终虚实真假,相信读者自有判断。

山海经是怎么流传下来的谁发现的,山海经怎么被发现的(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