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一变之于鲁鲁一变之于道的意思,儒家精髓三句话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3-05-23 23:45:46

【原文】

6•24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1)。”

【译文】

孔子说:“齐国一变,就可以达到鲁国的样子;鲁国一变,就可以达到先王治政之道。”

【评析】

本章反映了夫子渴望恢复周礼的政治理想。

(1)道:指周代的礼乐秩序。

“齐一变,至于鲁。”就礼乐文化而言,齐国不如鲁国。而在春秋初年,齐是千乘之国的大国,鲁充其量不过百乘之国。无论从政治、经济、号召力、影响力等诸多方面鲁国都不及齐国,而夫子为什么认为鲁国要好一些呢?这要从两国的历史谈起。

鲁,本是周公的封地,因其留在镐京辅助成王,于是封周公的儿子伯禽建立鲁国,定都曲阜。周公去世后,成王、康王为感念他一生的丰功伟绩,想要对周公的封国表示格外的尊崇,所以特赐鲁国可以举行规格等同于周天子的祭祀典礼(包括大尝、大禘等)。而周代的礼乐文化也在鲁国完整地保存下来,素来享有姬姓“宗邦”、诸侯“望国”的美誉。前544年,吴国的公子季札观乐于鲁,一时间叹为观止。前540年,晋国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不由得赞叹:“周礼尽在鲁矣!”

齐国是姜太公助武王灭商后,因其功勋卓著,被封国建邦。之后煮盐垦田,富甲一方。传至齐桓公时,依靠管仲的辅佐,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中原各国的盟主。

从齐、鲁两国的历史来看,一个是政治军事强国,一个是礼乐文化名邦,似乎各有千秋。但到了春秋末年,情况已然发生了改变。先说齐国,到齐景公时,齐国已经走下霸主的神坛,政治影响力日渐衰微,传至齐简公,国内政治愈加混乱,大夫田成子发动政变,悍然*死国君。如此大逆不道的行为是对礼乐秩序的公然破坏和挑衅。而鲁国方面,这时候也好不到哪儿去。三桓专政,国君失位,王权陵替,先是鲁昭公被三桓联手赶出鲁国,后即位的鲁定公、鲁哀公一个比一个窝囊,几乎失去国家的话语权。昔日令人仰慕的“礼乐之邦”已经名存实亡,季氏甚至使用了八佾的乐舞,公然僭越天子之礼。

鲁国是祖国,齐国是邻邦,好好的两个邦国,如今已然乌烟瘴气,这让夫子极为痛心。不过,虽然鲁国也不可幸免于礼制的破坏,但相比于齐国或其它诸侯国,由于礼乐文明的根基尚在,夫子更愿意将其视为周礼的首选复兴之地。正如《礼记·礼运》篇中,他说:“吾观周道,幽、厉伤之,吾舍鲁何适矣?”我考察周代的礼乐制度,经过周幽王、周厉王之乱,已经被破坏的很严重了。想要重建礼乐秩序,我不去鲁国又能去哪里呢?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