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标的几点思考
对于新课标掀起的铺天盖地的讨论,干国祥表示,其实,每一轮课标的核心内容,并没有太大变化,变化的只是话语表述。
比如,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以及审美创造这四大核心素养,恰恰是语文教育中最传统的核心价值,也是语文教育者应该一直去努力追求的。新课标对这些核心素养的提出,相当于重新打量和梳理了这门学科。
而对于新课标是否会对语文教学产生一些实质性影响,干国祥直言,这要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是否真的在推动。
“如果一个地方依然是以应试为中心,用应试成绩对学校和教师进行评估,那么必然不会有任何变化。至于新课标的内容,可能只会在某些公开课比赛上用一用,孩子们的课堂本质上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此外,干国祥对新课标中的一些内容,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首先,强调“文化自信”,但是不要落于功利的思想;
“文化自信,其实就是对母语文化的高度认同感,任何一个民族,对本民族母语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都是与生俱来的。更别提在好的语文教育中,文化自信更是自然发生、自然流露的。”
对于今天网上有一些自媒体解读认为,新课标特别提出“文化自信”,意味着以后传统文化,尤其是古诗词的地位会大大提升,而家长也应该在这方面加大功夫,因为它将是未来考试的重点……他认为,这样解读未免太功利了。
他也担心,在这种理解思维下,“文化自信”很容易搞成了“文化对立”,这是一种危险的二元思维。
“如果只是站在考试的角度,去强调重视古典诗词的重要性,并非真正的 ‘文化自信’;而且,我们的孩子不仅仅需要在唐诗宋词诸子百家中获得养分,同样也要在翻译文学经典中得到滋养。它们都可以是高含金量的母语文本。”
其次,新课标中“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提出,在干国祥看来,其实是有争议的。
如今“跨学科”已经成了一种热门学习方式,也就是融合两门以上学科知识来学习同一个主题内容,比如跨历史和地理,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些学科如果单独、割裂地去学习,就会陷入越来越窄的境地。
但是干国祥认为,和其他学科不一样,其实语文恰恰不要那么“跨学科”。
这是因为,作为一门最基础的学科,语文是帮助我们理解语言文字如何表达意义的技巧。我们借用它去读历史、读政治、读社会学,去阅读和学习我们所感兴趣的学科。
作为语文学习载体的教材文本,本来就是包罗万象的,也很容易发生迁移和引申。比如,在上《赵州桥》这样的课文时,有的老师讲着讲着就把它变成了建筑文化课;还有一些课文,则很容易讲成了思想品德课。
因此在语文课堂上,一直就有跨学科的内容。强调语文学科的“跨学科”,就像是在强调“一艘船要在水上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