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一堂语文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老师如何看待语文学科给学生的真正价值。推崇“深度语文”的干国祥认为,语文学科的价值始终在于“理解力”,在于“思辨”。
而想要在现有的语文课上,培养思辨性,关键在于找到文本背后值得探讨的根本性问题。
何为根本性问题?“它能启发学生跳脱浅显、表层的理解,去追求深层次的思考。哪怕是经典文本,也不能直接把作者的意图,当成教学的目的。”
这也给语文老师提出了要求。干国祥建议,语文教师要把专业阅读放在第一位,只有自己提高了,才能带领学生去提高。
“如果老师连自己都不知道阅读、思考的魅力在哪里,怎么带领学生去探索。一味地死记硬背,一味地假探究假讨论,学生哪还有兴趣可言?”
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他认为,教师应该有先进的思维方法和文化内涵,甚至是去研究哲学,因为只有哲学才能最终解决人该思考的生命的最终价值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对他人对社会对宇宙的探索与关爱。
“当然,这一过程必定是缓慢的,课堂上审辩能力的培养,也要经历漫长的学习探索过程。我们急不得,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在干国祥看来,在一个语言文字日益工具化的时代里,如果我们开始追求思辨和理解能力这些高阶目标在课堂上的实现,就相当于走在了一条通向“深度语文”的道路。
恭贺新禧
“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
将你的想法发在【外滩教育微信公众号】评论区
评论点赞1-3名,将各获得“鸿雁到”盲盒一份
评论点赞4-6名,将各获得“桃花笑”盲盒一份
评论截止时间:2023年1月23日12:00
*盲盒为书籍或文创产品,将在节后安排寄出。
*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对此次活动的友情支持。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