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相比“跨学科”,他认为,我们更应该加强对语文学科自身边界的探讨。
“什么是语文?教语文究竟是教什么?是会认字会读课文吗,是会阅读分段、归纳中心思想?其实很多语文老师自身,对语文这门学科的本质,都是模糊不清的。而这是我们更需要去思考的。”
谈语文学科的边界,其实就是要认清语文学科的本质。在干国祥看来,语文学科的本质,其实就是关于语言文字的理解、解释和表达。而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尤其是审辩式思维。
这与新课标中“思辨性阅读和表达”的提法,不谋而合。
思辨力的培养
才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
在干国祥看来,思辨力和理解力的培养,才是语文学科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可惜,在现有的语文教育中,思辨性一直是缺位的,堪称奢侈品。
一方面,是我们的文化中缺少思辨的土壤。“从古至今,我们都更强调的是对经典文本的记忆和注释,而不是质疑和创新。”
另一方面,也更现实的原因是,审辩性思维,对于整个教师群体来说也是一种稀缺的思维品质。至今为止,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师也大多是应试教育下的一代人。
“我们所看到的一些理解力强、能够进行思辨性教学的名师,也是零星的、稀缺的,他们的成长更得益于个人的追求,而不是体制的培养。想要真正改变教师群体的现状,还得靠整个体制的推动、评价系统的改变。”
而在应试的推波助澜下,语文教育的问题就更加明显。
阅读和写作,考试怎么考,课堂就怎么教。结果,孩子们在语文课上学的阅读理解,往往只是一种“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思辩,也不是真正的理解能力。
比如在考试中,几乎不会出现这样的题目,让学生对文本中的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指出它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背后的原因。
写作也一样,中小学的写作训练成了写“八股文”,那些真正和生活、和真实情感发生碰撞的,活生生的写作,消失了。而演讲、辩论等生活化的语言运用能力,因为考试不考,课堂上更是难有其一席之地。
因此,新课标中提出的“思辨性阅读和表达”,想要真正落到语文教学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可喜的是,干国祥发现,“整本书阅读”这一说法,首次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学任务中出现,他将之称为“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中最有探索性、实质性的改变。”
而干国祥本人,在中小学进行整本书阅读推广已有20余年。他发现,主题性共读,其实可以作为课本教学的补充,进行思辨性阅读和表达的培养。
干国祥老师的书《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
如何进行主题性共读?他建议,分两步走。
首先,通过老师的课堂导读,引导学生在课外完成对同一本书的阅读;然后,每个学生带着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思考,参与到某个特定主题的课堂讨论中。
“主题性共读的文本对象,不一定非得是经典大部头,一本看似很薄很浅的书,也可以通过师生共读,挖掘出非常大的阅读价值”。
干国祥举例说,例如《一百条裙子》这本儿童文学,其实就是讨论校园欺凌话题的绝佳读本,它让我们发现,校园欺凌的方式也可能是很隐晦的,而一个好孩子也可能在不自觉中成为欺凌他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