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教师用书教学参考,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学板书设计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3-11-16 14:25:21

《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教师用书教学参考,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学板书设计(1)

目标: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怎么理解这个目标呢?分三个点分析

1、怎么做的

我们要带着孩子连续细致的观察,尤其要注重连续性,因为对于小朋友来说,做到细致观察可能比较困难。

2、做得如何

让学生学会准确生动的表达,这里注意“生动”是本单元的核心。

3、学生能做什么

a、学生在这个单元中能做的是体会,体会包括发现问题和理解知识。因此,学生真正需要做的是去读书和思考。

b、学生在这个单元中能做的是感受,感受即意味着能够明白和知道。在这个单元中,惊叹的情绪要经常出现,让学生们豁然开朗,明白其中的道理。

爬山虎的脚教师用书教学参考,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学板书设计(2)

环节一:到底都观察了什么?

1、观察的内容

我们发现课文一共有5段话,我们可以分为5类:在哪里、什么样(叶)、找哪里(脚)、怎么爬、变成什么样

2、谈一谈你的感受

首先,我们让同学们读课文,并在读完后发问:“同学们,在没有观察或认真阅读课文之前,你们可能认为爬山虎只是一种绿色植物。现在,你们通过认真的阅读,对爬山虎有了什么感受呢?”我们与学生互动,让他们提供关键词,我们进行总结。

接下来,我们要引导学生将这些感受与我们的目标联系起来。我们可以这样说:“同学们,请注意,正是因为作者进行了长时间细致的观察,才能够揭示爬山虎这种普通植物中不为人知的小秘密。”通过这句话,将自由讨论引导到了我们的学习目标上。

爬山虎的脚教师用书教学参考,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学板书设计(3)

刚才我们的提问是整体概括性的,现在我们要提出一个更加具体的问题:“同学们,请问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观察细节?”这时候一听到这个指令,孩子们就开始仔细阅读了。

对于年轻的老师来说,特别是在上课时,建议引入这样的环节,给学生展示和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并给予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这个环节,我们可以发现文中那些体现作者观察细节的句子,要么就是说明他看得细,要么就说明他看得久。

3、朗读金句

自由朗读说明作者观察细致、长久的句子(这些句子为本课的金句)
步骤:出图——出满墙爬山虎图——出爬山虎脚的特写图(不能用课本的图)

爬山虎的脚教师用书教学参考,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学板书设计(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