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房纤儿的”都不是凡人,一个个比耗子还精。这些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消息特别灵通,哪个王爷病危了,急着要给儿子分遗产?哪个王爷的孙子身上背了多少债,债主讨债上了门?哪个贝勒爷的孙子要娶媳妇,着急上火想卖房?他们都心里有数。当然,这头儿他们也门儿清,知道哪个汉族的大户憋着在内城买房,哪个外省的大官对哪个王爷的府邸垂涎已久?
像闻着腥味儿的猫,只要听到哪个王爷的府邸要出手,这帮人便像饿狼一样扑过去,凭着自己的伶牙俐齿,这边找卖房的贝勒爷的孙子谈价,那边找买房的主儿说合,总而言之,只要让他们咬住便不撒嘴,直到这笔买卖成交。一档子房产的买卖成交了,很快就有第二个第三个效仿者,于是那些败家的少爷秧子们,便开始折腾老祖宗留下的房产了。
到了辛亥革命以后,清朝的遗老遗少失去了“铁杆庄稼”,没有正经八百的职业,又想接着享受昔日的体面生活,只能坐吃山空,靠卖房卖院过日子。有的是把老宅门分割成几块,一个院子一个院子往外卖,有的因为债台高筑,干脆整个宅子都出手。
03有了钱就置房置地,是中国人的老传统,内城的城门一开,那些有钱的大户便趋之若鹜,捷足先登,有的洋范儿汉族大户,买了老房老院还要拆了盖洋房,于是东城胡同里大宅门便开始扎堆了。
到民国初年,住到东城的包括政界、商界、军界、文化界、艺术界的大宅门有几百户。
有的一条胡同,就住着十多位政界和文化界的名流,如东城的史家胡同,这条胡同全长700多米,现在仍然保存良好的四合院有80多个,称得上是宅门的有30个。这些宅门几乎都是清末民初,那些有钱的大户买下来的,经过百年的风雨,社会变迁,时代更迭,已经换过几茬儿主人了,但住过这些宅门的大人物,数得上来仍然有上百位。
比如这条胡同的8号院,曾是俞启威(黄敬)住过的宅子,黄敬曾任天津市长,夫人范瑾曾是《北京日报》社长、北京市副市长。他们的儿子俞正声担任过全国政协主席。
这条胡同的51号院,是辛亥革命后教育总长章士钊的宅子;53号院据说是李莲英的外宅,华国锋主席曾在此居住,粉碎“四人帮”就是在这里策划的;32号院是水利部原部长傅作义的宅子。
此外,这条胡同还住过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中央统战部原部长李维汉,及他儿子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铁映;还住过原《红旗》杂志总编胡绳;据说清末名妓赛金花(傅彩云)在这条胡同也有住宅。北京人艺的宿舍也在这条胡同,焦菊隐、于是之等名家曾在此居住。
您看东城的一条胡同就这么多的宅门,其他胡同也不少。难怪老北京人说“东直门的宅子”呢。
04为什么有“西直门的府”之说呢?因为当年清朝在西城的地面上,建的王府多。
这儿,还得跟您多说一句:跟“宅门”和四合院不是一回事儿一样,在老北京,“府”也是不能随便说的。“府”是特指王爷府。
西城的王府多,也是清朝实行的“满汉分置”形成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后,居住在王府的王爷后代们处于穷途末路。
为了维持生计,这些王爷的后代纷纷出卖王府。本来地广轩敞的王府,被这些不肖子孙分割肢解或拆改,然后,经“房虫儿”之手,转卖给有钱人。
到北平解放时,尚存六七十处王府。大体保持着王府原来的格局的多在西城。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现在,经过70年的城市改造和变迁,多数王府被拆改建,改变了原有的格局。但目前京城保存相对完整的几个王府,都在西城。
经过修整,基本保持原貌的典型王府,当数位于西城的恭王府,它也是目前北京唯一的一座对外开放的王府,已成为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
恭王(道光皇帝的第六儿子奕䜣)府,在前海西街,最初是乾隆时的大学士和珅的宅第,嘉庆时,成为乾隆的第十七儿子庆亲王永璘的王府,后被咸丰皇帝收回,转赐给他弟弟恭亲王奕䜣。
恭王府占地面积非常大,仅府邸就有46·6亩,王府的花园名“萃锦园”,占地38·6亩,现在前海西沿的郭沫若故居,您觉得面积不小吧?但它当年只是恭王府的马厩。
05京城另一座保存相对完整的王府是醇王府,也在西城。
醇王(道光皇帝的第七儿子,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奕譞)府,在西城后海北沿,王府坐南朝北,布局宏阔,保存相对完好,是目前北京保存最完好的王府之一。后来,国家卫生部在这里办公,现在是国家宗教局的办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