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传统米粉系峡江特产,其创制年代为宋庆之间(1195~1200),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以“家传”或“师承”方式传承发展。该米粉以峡江优质晚米为主要原料,采用水边龙下特质水源,运用传统手工工艺精制而成,使之形成独特的风格,以质地洁白细嫩、柔滑爽口、久煮不糊、久炒不碎、余香绵绵等特点而久负盛名。清乾隆年间《峡江县志》载:“峡人善造米粉,细白胜于他处,”197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中均有关记载。龙下米粉在省内外、国内外颇负盛名,1985、2003年均在江西省大型旅游产品推介会上荣获“优秀旅游”产品奖; 2007年该项目列入了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峡江米粉”的基本制作、形式。
峡江米粉手工制作是传统手工制作米粉的典型代表。选用优质晚米,采用特质水源,运用传统手工工艺精制而成,整个生产过程有10余道工序
其制作内容:
选用优质晚米,用井水(龙下村挖建一座深20米,直径为2.8米的专用水)用竹篮清洗干净,放到陶缸保持温度在20度左右,经过10天10夜浸泡后,和着水用磨成米浆,再用纱布滤去水份,然后装在竹筛里等第二天清晨起来,制成粉团放到锅里煮至下沉2厘米后捞起,放入石臼中,用特制的木棍进行舂捣,使其成为韧性极强的米馃,放入木榨机榨成粉丝,再经清水浸泡7~10分钟,摊放在竹排上晒到一定程度(开浆2-3次)后凉干,最后用稻杆扎把打包即为成品。
其制作主要器具:
木盆、竹篮、木桶、钓箩、漏浆袋、石磨、木榨机(含铜板细孔圆片)罩箩、戴球、浸米缸、晒粉架、米粉箩(长方形)、净木板等。
2012年9月15日,在峡江县文化馆组织的拍摄过程中,我们5个影友从凌晨2点直到上午11点,守侯在制作龙下传统米粉的车间,用相机记录了这一传统米粉的生产过程,从中我们了解制作米粉的各种程序,也了解制作米粉的师傅们为我们可口美味的米粉付出艰辛的劳作。文中引用了县文化馆提供的资料,在此感谢县文化馆领导和制作米粉的严师傅一家。
1、磨好了浸泡好的晚米捏成米团
2、把捏好的米团放入大锅中煮熟
3、把煮得半熟的米团用搅伴机搅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