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面咸窝窝家常做法,河南杂面油窝窝的正宗做法

首页 > 美食 > 作者:YD1662022-11-22 10:12:14

窝窝放时间长了

母亲就放在面汤里滚一下

窝窝,也叫窝窝头。分玉米面和红薯面窝窝,也是儿时日常主食之一。

窝窝的制作程序很简单,将和好的玉米面或者红薯面稍微醒一会儿,之后将它们揉成一个个面团放在案子上备用。

做时将面团用双手稍微揉搓一下以增加其韧性,同时顺势将面团的一面在案板上压成平装,随后将面团平面冲里用左手握住,右手大拇指从平面处插入面团,左右手同时用力顺时针旋转,一边旋转一边右手大拇指和四个指头同时捏,这样没几下一个圆圆地、尖尖的如塔状的窝窝就成型了。

杂面咸窝窝家常做法,河南杂面油窝窝的正宗做法(9)

窝窝做成后就开始上锅蒸。过去我们这一带农村做饭用的都是大铁锅,蒸馍用的笼屉是用麦秸秆、玉米棒包皮或者稻草杆做成的,笼篦是用木材条或者竹条做成的。

由于长时间反复使用笼身显得黑不溜秋,脏不拉几,用现代的话说“不卫生”,但蒸出的馍却相当有“馍味儿”。

过去农家做饭用的都是用土坯和泥巴垒的土灶台,烧锅用的是木材和庄稼杆之类。

蒸馍的时候就加大柴火,猛烧,俗称“大火嗡”。虽然麦草编出的笼屉密封不好,四面透气,但在大火的作用下热气十足,不一会就能闻到浓浓的“馍味儿”——熟了。

刚出锅的窝窝软、香,红薯面窝窝更是带着浓浓的特有的甜味儿,煞是好吃。

窝窝蘸辣酱或者酱豆更是好吃,但有时没辣酱和酱豆拿一颗生葱就着吃同样可以将就。

和饼子一样,窝窝要趁热吃,凉了或放时间长了就发硬咬不动。

记得小时候,窝窝放时间长了,母亲就将它们切成块放在面汤里滚一下,和着面汤一起吃,一点也不糟践。

杂面咸窝窝家常做法,河南杂面油窝窝的正宗做法(10)

我好想再吃一次

母亲亲手做的杂面面条

杂面面条的面是由小麦、大豆和玉米合在一起磨成的面粉。

杂面面条做起来不是太复杂,但吃起来劲道、香,口感十足,这是源于它集中了小麦粉的韧,玉米面粉和大豆面粉的香。

就像本文之前说到的饼子、窝窝和捣炒面如今几乎没人再制作和食用了,但杂面面条直到如今依然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美食,不但是寻常百姓餐桌上的常客,也时常会登上酒店、宾馆这些所谓的大雅之堂,可谓妇孺可享,老少皆宜。

小时候我喜欢欣赏母亲制作杂面面条的全过程。

将和好的面稍微醒一会便开始在案板上擀,一边擀一边往面皮上撒面粉以免粘连。面皮擀好后将它们一层层折叠起来,然后用刀切成宽窄均匀的面条。

面条做好后开始烧水,水烧开后母亲就开始下面,面稍微滚一会儿将事先烫好的黑红薯叶或者黑芝麻叶(如今统称黑菜)下到锅里,有时也会下些其它青菜叶。

杂面咸窝窝家常做法,河南杂面油窝窝的正宗做法(11)

面条快要出锅时将提前用食盐、香油腌制好的葱花倒进锅里,立马香味就出来了。

杂面面条好吃但那个年代也只是偶尔吃上一次,是不可能,也不允许,更没条件天天吃的。

如今,我好想再吃一次母亲亲手做的杂面面条,但年事已高的母亲已是力不从心了。

有时,妻也会做来吃,尽管用料、做工比以往将就了许多,但却总也吃不出“妈妈的味道”。

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进步,儿时那些饮食有些虽然早已退出了日常餐桌,但它们会牢牢铭刻在我的脑海里,成为我永远挥之不去的美好回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武国珍,喜爱文学但缺乏钻研,爱好写作但谈不上擅长,常有小作见诸于媒体却难成气候,亦有文章获过奖但不值一提。不求成名,只为那份热爱。所以还要一直写下去,生命不息,笔耕不辍。现跻身于许昌市建安区蒋李集镇邮政所。

豫记·甄选河南好物

在微信中搜索salome1203,添加小秘书微信

进入“豫记·河南好物群”,获取更多豫地风物。

(添加时请备注“豫地风物”)

THE END

欢 迎 投 稿

邮箱 yujimedia@163.com

豫记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商务合作请加*salome1203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