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满族,1989年入伍,2010年退伍。曾经有老兵的身份,现在以新兵的姿态投入到#今日头条#中来,感兴趣的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与在美文、情感写作方面有共同爱好的友友,交流心得,愿望是带着一支笔周游世界。
满族人将一切干粮主食称为「饽饽」,饽饽主要是糯米做的,因满族是渔猎民族,长期在野外捕猎和征战,携带黏食类饽饽,既省事又抗饿,慢慢形成吃饽饽的习俗。其中,别名“粘耗子”的苏叶饽饽,最具风味和特色。
苏叶饽饽或称苏子叶饽饽,是最传统的风味饽饽。做法是将糯米以水浸泡后磨成糯米面,将小豆煮熟捣成泥,做成豆馅,包进糯米面用手慢慢捏成的圆饼中,外用苏子叶裹之,再将之蒸熟即成。食之香甜可口,并带有苏子叶的清香。满族人不仅平时喜食苏叶饽饽,而且逢祭祀还常用来供神。
每年盛夏时节,妈妈早早就会把食材准备好,因为苏叶饽饽是我们家人的最爱。
做苏叶饽饽的食材相对较少,工序比较简单。当苏叶长到手掌那么大时,母亲就会踩着露水,把鲜嫩的苏子叶摘回家来,洗净、沥净水分备用。然后把红小豆经过挑选,挑出沙子石子,防止硌牙,再反复清洗几遍,然后把放进大铁锅里,再加入适量清水,水面要比豆面高出一点。锅下放入木材拌子,先大火,开锅后转入小火,期间要勤翻动锅内的小豆,以免糊锅。等小豆烀熟后,可根据家人的喜好适量拌入白糖,再碾碎,䁁凉。
把事先准备好的粘米加适量水,一边加水,一边用筷子搅拌均匀备用,粘面不能太稀。以前大多数家庭以粘高粱米面为主,现在粘面的种类多了,有大黄米面、粘大米面、粘玉米面。以前因为粘米少,常掺入汤面,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加汤面,这样做出的苏叶饽饽更加软糯可口。
面和好后,再将食用油倒入碟内少许,拿起一个沥干水的苏子叶,用其正面沾一点油,再与另一个苏子叶的正面合实,来回摩擦几下,使油均匀涂抹到苏子叶上。
一切准备妥当后,就开始包苏叶饽饽了。先取适量粘面,团成团放到掌心将其压扁,然后用拇指、食指合力把面团捏成一个小碗状,再把小豆馅放入“小碗”中,双手合力把小豆馅包入面中,再用双手把裹有小豆馅的面团整理成小于苏叶的长方形。将苏子叶按照主叶脉对折,横折竖折都可以,合拢包严,整理出好看的形状来。妈妈包的苏叶饽饽,大小一致,整齐化一,一会儿就会包好一屉。装屉时,把包好的苏叶饽饽,背靠背错开摆在笼屉上,就像摆粉饺一样。这样蒸熟的苏叶饽饽,不会因挤压粘连,还便于夹捡。
把苏叶饽饽放入锅中蒸20分钟,在热气的蒸腾中,渐渐飘出苏子叶的清香,随着热气的袅袅飘出,离家很远就会闻到那股植物特有的味道。当清香中夹杂着微甜时,就可以起锅了。揭开锅盖,在热气氤氲里,呈现眼前的是一群整齐的胖胖的“小耗子”,真的让人垂涎欲滴的。
刚出锅的苏叶饽饽,不要急着吃,因为太热,一是不好剥皮,二是吃起来烫嘴。等到微凉后容易剥皮,一般情况下,我们也不剥皮,连同苏叶一同咀嚼,带着苏叶原始的清香,更见其原滋原味的美妙。面软糯可口,豆甜香诱人,叶清香怡人。每当此时,一边喝着汤,一边吃着软糯甜香的苏叶饽饽,只觉得生活是甜美的,人生是幸福的!
在东北,苏叶饽饽还有个有趣的别名——“苏耗子”或“苏叶饺子”。据说这个别名与一个故事有关。很久以前,一个久在旗里当兵的男人,变得又馋又懒。妻子苦劝无效,他还以自己属猫为由。一天妻子看到苏子叶,就用它做成耗子形状,告诉丈夫猫是要抓耗子的。懒丈夫深知妻子的用意,就勤快起来。别家的媳妇知道了,也给丈夫做“苏耗子”,于是吃“苏耗子”也就流行起来了,成为满族饽饽中最具特色的一种美食。
苏叶饽饽之所以成为我们岫岩玉都的一道美食,除了有糯米的功劳外,苏子叶也彰显了它独特的魅力。苏子叶是东北一种较常见的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通常高1米多。天生一种特殊的清香味,具有发汗解表、养胃、化痰止咳、助消化等功效。现在人们有关苏子叶的食用方法,不仅局限于做苏叶饽饽,还发明了许多新吃法。比如做馒头,蒸包子时,先将苏子叶铺在笼屉上,这样蒸好的面食自带清香;还可用苏子叶拌凉菜,腌苏叶咸菜等。传到齐齐哈尔市与烤肉搭配,焦糊的煎肉用鲜嫩的苏子叶包着,蘸上调料,成就了芭比Q的美名,这样既可油腻,又爽口,堪称绝配的美味。
在饽饽的软糯中,在苏子叶的清香里,我们咀嚼着时代的变迁,品味着岁月的静好;怀念老家的人与事,珍视故乡的情与暖。让我们在时光的低吟浅唱中,在享受舌尖上的美味时,一路向阳,一路珍惜,去追逐那诗与远方。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