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里,烧卖和干蒸是两种不同的点心,烧卖是白面皮,干蒸是黄面皮,在早点铺和茶楼,它们也是分开卖的。
上网搜烧卖和干蒸的区别,才知道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烧卖非广东本土特产,是来自北方的,皮是麦面,肉馅,蒸熟的褶边像麦穗,得名烧麦,烧好后像麦子的点心,很形象。传到南方,烧麦被叫成同音的烧卖,烧好就卖的点心,也很形象。
转自百度图片:烧卖
广东人把食物放在竹笼以蒸汽炊熟称为“干蒸”,出于以水为财的风俗,不采用意头不好的干蒸二字,改称烧卖。
干蒸和烧卖的做法和外形都挺像的,同是面皮包糯米夹馅料,或者可以这么说,干蒸是广式烧卖。
转自百度图片:干蒸
烧卖的诞生也是有故事的。
传说明末清初,两兄弟在大南街大召寺附近卖包子为生,哥哥婚后分家得了包子店,让弟弟给他打工,弟弟想多挣钱早点娶老婆,创新一种薄皮开口的面点,跟其他包子区别开来,存储这部分赚的收入,其他钱给哥哥,卖包子的钱给哥哥,这种捎带着卖的面点很受欢迎,叫着就从捎卖变成烧麦、烧卖。
另一个版本的传说是北京前门外的鲜鱼口,有一个浮山县北井里村的王氏,开的一家浮山烧麦馆,经营炸三角和各种名菜。一年除夕,乾隆在通州微服私访回京,在浮山烧麦馆吃到一种香软洁白油润不腻的点心,他很喜欢,亲笔赐名“都一处”,命人制成牌匾,送到浮山烧麦馆,从此这间店名气大涨。
比较正规的说法是,烧卖是从包子里分出来的,区别是做皮的面不发酵,不封口的石榴形顶端。本名稍麦,“以面作皮,以肉为馅,当顶做花蕊,方言谓之烧卖。”做法和现代烧卖一样。
稍麦在茶馆作为茶点售卖时,由于茶馆的食客自带小菜品种不同,有带生牛羊肉和姜葱的,也有带萝卜青菜豆腐*,店小二把蒸好的小菜端出放在茶堂大桌上,食客就会各拿自己的一份,合着稍麦当成茶点吃,为了方便他们放自带小菜,稍麦的顶端就没有封口。
稍麦这个词在明清后就用得少了,被烧卖、烧麦取代,烧卖使用率更高。
各种史料和文学作品也有很多烧卖的记载。
《儒林外史》第十回:“席上上了两盘点心,一盘猪肉心的烧卖,一盘鹅油白糖蒸的饺儿。”
《金瓶梅词话》中的“桃花烧卖”。
清朝乾隆年间的竹枝词里的“烧麦馄饨列满盘”。
李斗《杨州画舫录》、顾禄《桐桥倚棹录》等书提到烧卖。
《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烧卖、匾食有何难,三汤两割我也会。”
傅崇矩《成都通览·成都之食品类及菜谱》中开“各样烧麦,大肉烧卖、地菜烧卖、冻菜烧卖、羊肉烧卖、鸡皮烧卖、野鸡烧卖、金钩烧卖、素芡烧麦、芝麻烧麦、梅花烧麦、莲蓬烧麦……”
清代无名氏编撰的菜谱《调鼎集》提到,鸡肉火腿加时令蔬菜做的“荤馅烧卖”,板油丁、胡桃仁、白糖做成的“油糖烧卖”,还有“豆沙烧卖”等。
中国南方的“卤馅芽菜烧卖”。
到了现代,各地烧卖品种仍很丰富,河南的切馅烧卖,安徽的鸭油烧卖,杭州的牛肉烧卖,江西的蛋肉烧卖,山东临清的羊肉烧卖,苏州的三鲜烧卖;湖南长沙的菊花烧卖;广州的干蒸烧卖、鲜虾烧卖、蟹肉烧卖、猪肝烧卖、牛肉烧卖和排骨烧卖等,都是大众喜爱的美味面点。
广式烧卖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猪肉烧卖,有的放鲜虾,有的放蟹子。
另一种是糯米烧卖,一款是窄口腹大花苞似的,一款是四方形的。
我很少见猪肉烧卖,可能这种主要在茶楼出售,早餐店见到最多的是单个的糯米烧卖,馅是少许的猪肉和虾米,加一点酱油,还算咸鲜软糯,1.5元一个,有些店卖一笼,四个7元钱。早餐店的干蒸只有肉馅,上面没有蟹子,8元一份。
以前在家,妈妈常为我买一碗糯米烧卖当做早餐,那时天天吃到腻,如今到了外地工作,只偶尔买一个,再多就不舍得花钱,在家无忧无虑地吃烧卖的日子只能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