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 红脚芥蓝
图4 大芥蓝
据生活在苏州的潮汕博友@阿迪西亚含笑 介绍,苏州也是大芥蓝多而小芥蓝少,一般菜市场都能买到大芥蓝,仅个别超市才有小芥蓝,且不认识的人颇多。看来在岭南之外,大芥蓝更受欢迎,或因小芥蓝竞争不过同“生态位”的菜心。听说广东揭阳还有一种茎呈紫红色的“红脚芥蓝”,恐怕在外地崭露头角的机会就更小了,反正给我的感觉是不伦不类,不如紫菜薹。
芥蓝的身份之谜所谓“芥蓝长相之谜”,只是本砖家久居北方、孤陋寡闻的结果,也是土包子面对光怪陆离的世界而产生的错愕。关于芥蓝的身世和分类,却真有点扑朔迷离的感觉,好像没人否认过芥蓝是甘蓝之苗裔,争议的焦点在于:它是屈居于甘蓝之下的变种,还是足以自立门户的物种?
图5 白花芥蓝
甘蓝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约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花椰菜、抱子甘蓝、西蓝花等变种传入时间更晚,唯有芥蓝是在我国华南地区出现的,仅这一点就称得上是特立独行。著名老饕苏东坡曾有句曰“芥蓝如菌蕈,脆美牙颊响”,被视为最早的文字记载。据传,唐朝六祖慧能,就那个“菩提本无树”的作者,出家前曾为猎户,喜欢将芥蓝与猎物同煮,然后只取芥蓝食用。真会吃。
国外的芥蓝反倒是由中国输出的,如今也是遍地开花,外文名Chinese broccoli(意为中国西蓝花)、Chinese kale或音译为Kai-lan,无一不与中国密切相关。第一个研究芥蓝分类的是个叫Bailey(1922)的老外,因芥蓝白花、一年生,有别于甘蓝的黄花和二年生,将其定为独立物种,但他不知也有黄花芥蓝及二年生的情况,定种理由似乎不太充分。
图6 红脚芥蓝的花是黄色的
白花芥蓝产于广东(不尽然,至少红脚芥蓝开黄花),黄花芥蓝产于广西和福建,它们的关系也有人研究过。研究发现,二者的幼苗形态、花程式和花粉形态完全一致,染色体和生化指标极接近;正交反交的结果率和种子发芽率均为100%,而白花芥蓝与卷心菜、花椰菜和西蓝花的杂交结果率只有82.9%~97.%。这足以证明白花黄花只是芥蓝的不同品种,没有本质区别。
《中国植物志》认为芥蓝是独立物种,然《中志》成书较早、垂垂老矣,很多新结论都没赶上,落后也是正常的。基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最终支持芥蓝是甘蓝变种的意见,与时俱进的FOC(《中志》英文版)将芥蓝降为甘蓝变种,赐予芥蓝一个新名字“白花甘蓝”,“白花”是变种名“albiflora”的直译。我不理解,这名字将置黄花芥蓝于何地呢?属实有点欠考虑。
我有没有吃过芥蓝......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