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妇们将面团分切均匀,称足分量,揉光圆好,然后拿出木梳、剪刀、镊子、锥子、筷子等工具,根据需要做出不同花型的礼馍。只见面团在她们的手中或捏、或剪、或搓、或揉、或掐、或盘、或挑、或钩,然后再配上红枣、核桃、豆子、橘皮、葡萄干等作料,各式礼馍的雏形顿时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在入锅之前,巧妇们还要为这些“动物”们插花上油,涂色打扮,这是入锅前的最后一套工序。
待将礼馍放入锅内,早已经烧热的锅底又是一阵急催的火焰,等到热气从锅的周围转圈冒出时,定时看表,半个小时之后,再用文火催熟。这样,蒸出来的礼馍表皮干净亮堂,也没有因停烧而导致蒸馏水浸坏了馍皮,形成斑痕窝点。烧够时间,揭盖提笼,此时一个个惟妙惟肖的鱼馍、虎馍、鸡馍、佛手馍、寿桃馍、石榴馍、枣馍、柿子馍、龙凤馍、鸳鸯馍、麒麟送子馍等,便洒洒脱脱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让人不尽口舌生津,食欲大开。
在武功民间,大凡女儿结婚头一年,娘家都要为女儿追节。去时,带上12个红枣礼馍,每个礼馍上面压着一个泡得发胀的红枣,寓意女儿早生贵子,生活红火。小孩子满月,姥家会送来龙凤礼馍或虎头礼馍,意为“龙凤呈祥”、“兽王驱邪”。女儿坐月子回娘家住,10天后婆家人去看孙子,为孙子蒸个缰绳馍,见到孙子后用五色线将馍拴到孙子脖子上,又叫红线拴骆驼,寓意是希望孙子在神灵的保佑下能够像骆驼一样勇敢顽强、健康成长。端午节时,姥家为外孙送馍,上面饰有鱼和莲花等。馍有烙的也有蒸的,烙的寓意吉庆有余、幸福花开,蒸的寓意外孙白白胖胖、健健康康。
而遇到白事,礼馍同样少不了。亲戚都要提上礼馍在亡人下葬的前一天下午去吊唁,参加第二天的安埋葬礼。一般来说,礼馍大且上面盘有龙或饰有凤的,为丧男舅家或亡女娘家的献品。子女们则为亡父或亡母做佛手或玉枝样的特大礼馍,以示对先人的尊敬与追思。其他亲戚则做五兽、蔬菜之类的礼馍,表达缅怀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