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慢的早茶过程同样也是一个容易进化出餐桌礼仪的进餐场景。比如在茶水喝完以后,客人需要自行打开茶壶,示意服务员前来免费续水。茶盖不开,续水不来,这叫“揭盖续水”。再比如桌上有人负责倒茶时,受茶人要把食指和中指弯曲叩打桌面,感谢倒茶人的好意。
武汉过早
“小家妇女学豪门,睡到晨时醒梦魂;且慢梳头先过早,糍粑油饺一齐吞。”清道光三十年,叶调元刻印的《汉口竹枝词》第一次将吃早餐用“过早”一词表达。至此,武汉人“过早”已有163年。
“快”是武汉过早最大的特点。热干面在凌晨时分就已经抄水拌油摊凉,大小瓶罐盛好调料一字摆开,等到食客上门,抓一把面放在笊篱里烫热,芝麻酱、酱由、葱花、蒜泥等依次进碗,前后几分钟时间,就能端着一碗热干面走人。食客吃的快,“稀稀唆唆,吧答吧答,三下五去二,眨眼工夫就下了肚。”(摘自易中天《读城记》之《武汉三镇》)
但另一方面,“快”并不意味着不讲究。武汉过早非常看重食物的味道与搭配。热干面的芝麻酱要用小磨香油调成,面窝必须撒上小葱花和芝麻,豆丝要用绿豆和稻米一起磨浆……几分钟就解决掉的早餐,其实饱含着对老手艺老味道的坚持。在搭配上,吃热干面,旁边必定要摆一碗清酒;糊汤米粉,没有油条如何下肚?一份生煎包的成败,很大的因素在于蘸酱,你说三镇民生甜食馆总店的煎包为什么抢手,其实美味的蘸酱是最大的功臣。
一碗热干面,把武汉人的个性展露无遗。拌匀后,芝麻酱、辣椒和葱花都粘附在面条上,乍一看似乎没什么吃头,碗里只有面,连臊子都少见。夹起一筷子塞进嘴里,却发现有百般滋味已然入口。不玩花的,不打官腔,如这里的人一般“爽快而味重,干脆而利落”。当他认定你这个人可以一交时,他对你是绝对掏心掏肺地真诚。他为你帮忙不辞辛苦也不思回报,当然他可能在办事过程中大大咧咧、马马虎虎,但真诚之心却是随处可见的。”(摘自方方《武汉人特别的真》)
若要享受“过早”的绝佳境界,不可不去户部巷。它长不过150米,宽不过3米,小巷入口处,刻着武汉市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何祚欢写的小记“汉味早点米当先,户部巷里快热鲜”。巷口另一头两座石狮矗立,巷上方有著名书法家陈义经的泰山石刻风格题字“汉味早点第一巷”,这便是位于武昌司门口附近、武汉长江大桥下的户部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