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膳食文化源远流长,从粗略的南甜北咸到细分的清末传统"八大菜系",已然蜚声海内外,这其中做为吴文化、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浙江,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七山一水二分田”,水道成网,是典型的鱼米之乡,丰饶的物产造就了“浙江菜”,并以精巧雅丽的菜式,鲜美清爽的菜品跻身"八大菜系"行列。
而在构成“浙江菜”主框架的四大地方菜:瓯菜、杭帮菜、绍兴菜和宁波菜中,陪伴了我这几十年一日三餐的,就是以烹制海鲜见长,咸鲜合一、荤素相融的“宁波菜”,而其中有一道食材,令我为之倾倒和折服,这就是----“咸齑”。
图片源自网络
“咸齑”的“齑”是个形声字,发jī音,原意腌菜,阿拉宁波人也取其谐音同“鸡”,喻意说其像鸡肉一样鲜美好吃,“咸齑”指的就是用盐腌制的蔬菜啦!
打从记事起,我跟其他宁波小歪小娘一样,都会常听到大人们唠叨“三日勿吃咸齑汤,脚骨有眼酸汪汪”、“家有咸齑,不吃淡饭”、“蔬菜三分粮,咸齑当长羹”等口头俗语,那时家里的厨房灶间,常年必备陶盆内用大石头压的是咸齑;去村里走亲戚,看到屋前屋后有半截入土的七石缸或者挖坑封膜状态下腌制中的也是咸齑;时至今日,临近小雪节气,穿梭到市区老街屋一带,还能看到洗净晾晒中的“雪里蕻”,就在这样的耳濡目染和有样学样的潜意识熏陶下,我喜欢上了这貌不惊人,脆嫩爽口,咸中透鲜的咸齑。
上文之“雪里蕻”,在《广群芳谱·蔬谱五·雪里蕻》有记:“四明有菜,名雪里蕻。雪深,诸菜冻损,此菜独青。”就是咸齑之主材。
图片源自网络
惜雪里蕻观之翠绿,闻之透香,食之松脆,却带有苦涩辛辣味,幸得先人们代代努力,找到了“轻而有力,出卤为度”的腌制方法,这里既有“秦朝鄞县东乡老农梦得仙人传授腌制”的民间传说,也有实打实的被列入了宁波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浙江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邱隘咸齑腌制技艺”,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浙东名镇----邱隘镇,就是闻名遐迩的的“咸齑之乡”,“小白西瓜上山坡,邱隘咸齑屙缸做”这句民谣也传唱遍宁波,我觉得引用宋忠襄公李显忠之后李邺嗣的自注,颇为精辟:“雪里蕻菜名,惟东乡益种之,为齑最佳”。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