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商周时期中国的膳食文化已有雏形,以太公望最为代表,再到春秋战国的齐桓公时期,饮食文化中南北菜肴风味就表现出差异。到唐宋时,南食、北食各自形成体系。到了南宋时期,南甜北咸的格局形成。在清朝初年,川菜、鲁菜、淮扬菜、粤菜,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地方菜,被称作四大菜系。到了清朝末年,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四大新地方菜系分化形成,共同构成汉民族饮食的“八大菜系”。中国的“八大菜系”,即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与江西相邻的六个省份中,除去湖北鄂菜,全部位列八大菜系。这种感觉呢,就像周边全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赣菜被5大菜系包围,在夹缝中生存。
江西菜的历史其实非常悠久,东晋时的《豫章记》就曾有记载,“饭稻羹鱼,嘉蔬精稻,擅味于八方”写的就是当时江西饮食文化的盛行。其中还写了一句,“地方千里,水路四通”。江西的交通是十分发达的,江西菜,集各家所长,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荟萃精华,具有非常强的饮食文化融合属性。赣菜(又称江西菜)历史悠久,是在继承历代“文人菜”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乡土味极浓的“家乡菜”。赣菜的主要风味特色是:原汁原味,油厚不腻,口味浓厚,咸鲜兼辣。甚至被称为“第九大菜系”。
赣菜的制作特点是:切配、选料严谨,以地方特产原料为主,制作精细。烹调讲究火工,擅烧、蒸、炒、炖、焖等烹调方法,其中尤以粉蒸见长。菜肴讲究原汁原味,油厚不腻,注意菜肴的质地,如酥烂或脆嫩程度;口味则咸辣平和,适应面广;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江西的环境太好了,有山有水也有人,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区域小特色,比如说:赣北浔阳菜(鄱湖胖鱼头),赣南客家菜(宁都三杯鸡,现在被台湾省据为己有),赣东饶帮菜(余干辣椒炒肉),赣西萍乡菜(井冈烟笋),赣中豫章菜(南昌藜蒿炒腊肉)。
由于江西各地的方言相差很大,“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造成江西本地内饮食习惯,南北差别也是非常大,加之湘菜出名更早,这大概也是影响赣菜不太出名,赣菜没能等到统一,形成统一技艺、鲜明特点的菜系,就被周围的几大菜系渗透分化了,从现在的赣菜里,能看很多周围各个菜系的特色,唯独没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所以赣菜又被称为最没特色的菜系。于是形成了现在这个局面,被5大菜系包围,在夹缝中生存。赣菜美食却始终没有闯出名堂,四大菜系、八大菜系、十二大菜全都没有它的姓名。
其实江西也是一个无辣不欢的地方,并且只有去过江西的人才会知道,江西有各种各样的辣菜,并不比四川差,江西有一种叫做辣椒饼的食物,许多江西人都是从小吃辣椒饼长大的,从名字可以分析出,辣椒饼是一种辣味的饼,其实并不是这样,江西的这种辣椒饼是许多糯米粉、南瓜和辣椒掺杂在一起的食物,看起来就像辣椒泥一样,十分渗人。赣菜的特点就是咸和辣,但这个特点在南方的重口味菜系中,它也不是什么特色,西南菜系和江西邻居省份的湖南菜,也有这个特点。作为重口味的两位杰出代表,川菜和湘菜,都入选了著名的八大菜肴。而与湘菜差不多,又没湘菜有特点、霸得蛮的赣菜,只能榜上无名。
江西人的性格大多低调而保守,虽然在宋明时期涌现过不少文人巨擘,但近代几乎没有什么远近闻名的文人和官僚为其“代言”,几乎谈不上文化输出。不说大菜,单从江西人最擅长的“吃辣”和“嗦粉”就可窥得一斑。加之赣菜因为闭塞的地形很难走出去与其他菜系交融。
赣菜在全国的八大菜系中虽没有一席之地,但一点也不影响江西人对它的热爱。赣菜的一大特点仍是辣,辣味三兄弟:四川人是不怕辣,湖南人是辣不怕,而江西人是怕不辣。江西的赣菜虽然没有进入八大菜系,但赣菜有着江西特有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饮食文化涵养,伴随着江西饮食文化的发展,江西赣菜将一定会在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上谱写出灿烂的一笔。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江西特色的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