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文化收藏中,有一张60年前的“电影说明书”,介绍的是一部片名《风筝》的儿童故事片。只有A5大小的说明书纸质粗糙,似乎不值得保存,但我却十分看重,因为它是我在少年时代透过银幕,对法国、对巴黎建立起美好印象的佐证……
《风筝》的海报(左:中文;右:法文)
一只风筝飞到了蒙马特
蒙马特高地,位于巴黎北郊。说是高地,其实就是一个小丘陵,最高海拔约130米,相对于平坦的巴黎谷地,这里就是这座城市地势最高处。在巴黎,当你站在埃菲尔铁塔或是凯旋门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蒙马特高地,还有矗立在高地上著名的圣心大教堂。蒙马特在巴黎历史上从来都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1957年夏天,一个流传至今的传奇就在这里悄然展开……
这一天,一只描画着“孙悟空”的大风筝,飘过千山万水,最后落在了蒙马特的一棵大树上。这个挂在树顶上的不速之客引起一群巴黎孩子的兴趣。他们想尽办法要把它取下来,但是难于树太高,最后还是在消防队员的帮助下才如愿以偿。11岁的“孩子王”比埃罗和他的妹妹尼高尔不知道这只风筝的来历,也看不懂附在风筝上的一封信,于是就去找了蒙马特一家中国古玩店的店主。经这位中国老人讲解和翻译后,知道了风筝上的“孙悟空”是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也搞清楚了写信和放风筝的人是中国北京的一个小朋友“宋小青”。信中希望收到风筝的人回信,并要和收信人交朋友。
风筝,风筝,飞呀飞
比埃罗的小伙伴贝贝尔是个调皮的家伙,因为对如何处理风筝与比埃罗意见相左,赌气抢走了藏在风筝尾缀里的寄信人地址,这就使得比埃罗无法回信。晚上,比埃罗在一筹莫展中渐渐睡去……而就在此时,神奇的事情出现了:美猴王眨了眨眼,从风筝里跳了出来,向比埃罗自我介绍是“有些本领的孙悟空”,在得知他要找“宋小青”后,随即拔下一根毫毛,吹了一口仙气,于是比埃罗兄妹俩就穿云破雾“飞”到了地球那一头的北京紫禁城!
从故宫开始,兄妹俩爬景山、逛北海、进天坛,穿大街、走小巷,见识了与法国不一样的风土人情,认识了许多中国小朋友,得到他们的热情帮助。经历种种曲折之后,终于找到了他们四处寻觅的风筝主人宋小青。
比埃罗在高兴中一下子惊醒!这才发现自己原来是做了一个梦,而他妹妹尼高尔正在喊他呢。比埃罗把他在梦里的奇遇告诉了其他几个小伙伴,激起大家对遥远中国的无限好奇。这时,贝贝尔也来认错,他把宋小青的地址还给了比埃罗。几个小朋友写了封回信,拴在风筝上放飞。“孙悟空”重新飘上巴黎的天空,飘向北京……
《风筝》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这原来是一部拍摄于1957年的电影《风筝》所讲述的动人故事!而联合拍摄这部电影的是北京电影制片厂和法国加朗斯艺术制片公司。就是这样一部以“促进不同国家少年儿童之间沟通与友谊,倡导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与理解”为主题的小众电影,却成为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中外合拍故事片,也是第一部儿童彩色故事片。
对于经历了40年改革开放的当下中国人而言,在各个领域中与全世界进行合作早已不是新鲜事情,中外合拍影视作品也已经司空见惯。但回溯20世纪50年代对外基本封闭的中国大陆,再来看这部《风筝》电影的出现,今天人们一定会对这部影片的幕后故事发生浓厚的兴趣,提出很多问题:为什么中法两国能在1957年合拍这部电影?拍摄这部儿童彩色故事片的过程是怎样的?
与任何一部优秀电影的诞生或者某个文化事件发生一样,《风筝》的拍摄一定受其内在的逻辑支配。在当时中法两国没有正式外交关系的状态下,处在两种社会制度下的不同电影机构,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法电影人最终找到契合点,并能拍出一部电影佳作,确实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往远处说,中法两个民族的文化交往可以追溯到17世纪,在“罗浮宫与紫禁城”之间虽然相隔万里,但康熙(1654-1722)与路易十四(1638-1715)却产生了文化上的神交与沟通。后来,巴尔扎克(1799-1850)、雨果(1802-1885)等法国文化巨匠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论述,也影响了一代代法国人。而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更是与法国结下种种不解之缘。
新中国成立后,中法两国在电影领域的交流始于1955年。在这一年的法国戛纳电影节上,中国电影第一次亮相,当时的电影节组委会为中国彩色戏剧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组织了特别放映。1956年5月,应戛纳电影节的邀请,由中国著名电影导演蔡楚生(1906-1968)带队的中国电影代表团前往法国进行交流。作为回访,法国电影界也派出两位代表于当年10月26日到达北京,参加中国首次举办的“法国电影周”。
在1950年代东西方两个阵营尖锐对立的背景下,中法两国怎么会有如此频繁的文化交流呢?原来,在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文艺发展方针之后,国内文艺创作的环境呈现比较宽松的局面,电影工作者创作思路空前活跃。此时恰逢法国电影界代表访华,双方的直接交流促成合作拍摄一部故事片的积极意向。
合作拍摄电影的最初构思来自法国导演罗吉·比果(1919-1989),他有一个充满雄心的百科全书式项目策划。罗吉·比果和好友成立的艺术电影制片公司计划将世界上不同国家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拍成系列短片,制作成有关孩童生活的电影百科全书。在考虑如何表现中国儿童生活的时候,受到国际著名导演尤里斯·伊文思(1898-1989)送给他的一只中国风筝启发,最终决定将一个短片延展成一部具有童话情节的故事片。
法国导演比果(左)和编剧杜达尔(右)
参与这部电影编导工作的中法两国电影人,当时都是满怀理想主义热情的同龄人。法方导演罗吉·比果最终确定与热爱中国文化的剧作家安东尼·杜达尔(1931-2010)合作,编写这部有关中法两国孩子之间建立友谊的剧本。而中方编导王家乙(1919-1988)当时也正处在电影导演的黄金年龄段,此前刚刚编导过儿童片《罗小林的决心》,而之后由他导演的《五朵金花》更成为中国电影的经典佳作。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他年轻时曾在上海震旦大学读过书,具有法文基础,这在那时的中国电影导演中实属罕见。
从产生初步创意到拿出成熟的剧本,中间的过程并不顺利,受限于东西方人不同的思维模式,这其实也在预料之中。当年只有26岁的编剧安东尼·杜达尔在起初几稿被否定之后,不断变换思路进行修改,一度绝望到想要放弃。“好事多磨”,在中法两国编导人员的不断交流与共同努力下,经过多达十五次改写,以“孙悟空”神话作为文化亮点的创意终于获得双方一致认可。
1957年4月3日,罗吉·比果导演随再次访华的法国电影界代表团到访北京,双方共同宣布了合拍《风筝》的计划,影片终于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