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的由来动画片,风筝的来历简短动画

首页 > 美食 > 作者:YD1662024-04-04 01:45:29

中法导演王家乙(左)和比果(右)

至于《风筝》这部电影是否 对推动中法建交产生过作用,可以从戴高乐的继任者乔治·让·蓬皮杜总统(1911-1974)的一段表述中得到解答。1973年9月,蓬皮杜成为第一位访问新中国的西方首脑,他在访华后曾明确表示,“艺术和电影实际上推动了外交,我们的电影《风筝》已经十五年了,它在中法两国之间建立起深刻的人文交流”。

如果说,1971年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成功进行了一次“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那么站在今天的时点回望历史,我们是否可以认为:1958年中法联合拍摄成功《风筝》,其实就是一次用电影撬开“冷战”铁幕,成功推动中法建交的“风筝外交”呢?

风筝的由来动画片,风筝的来历简短动画(13)

法国蓬皮杜总统访问中国时与周总理在一起

风筝,风筝,飞呀飞

“风筝”飞上银幕距今已经超过一个甲子。时光转瞬,斯人已逝,然而没有任何力量能让中法两国人民忘记它的身影,因为《风筝》早已成为中法友谊的文化符号和国家记忆。

2019年中国文化机构又拍摄了一部纪录片《风筝·风筝》,以纪念中法合作拍摄《风筝》60周年。这部时长与《风筝》同样81分钟的纪录片内容丰富,视野宽广,艺术性与思想性兼具。影片中既有当年影片主创人员亲属的珍贵回忆,也有记录当年《风筝》中法国小妹妹尼高尔、中国少年宋小青和周佩琴这三位饰演者60年后再相聚的动人场面,更有展现两国人民在观看《风筝》后,为中法文化交流继续作出卓越贡献的一系列经典案例。

风筝的由来动画片,风筝的来历简短动画(14)

一只风筝飞到了巴黎

《风筝》与《风筝·风筝》在精神气质上一脉相承,都没有生硬的文化灌输企图和意识形态标签,无论站在中法各自的角度还是共同的立场,都完全可以看作是东西方不同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典范之作。

2024年恰逢中法两国建交60周年,在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历史时点,我希望世界上有更多的人能有机会观赏电影《风筝》,如果人们都能够感受片中人“宋小青”寄托在风筝上的善意与梦想,那么这个世界一定能在实现和谐与和平的进程中获得更多积极力量。

最后,就让我们共同借用《风筝》中那首美好的诗文,向所有接续传颂“风筝”精神的人们致敬:

我把这封信交给了风筝,

我把这只风筝交给了风,

它吹着小鸟的翅膀,它吹动了绿竹与风篷。

今天这股中国的风吹拂着我,

明天它也许会去寻找另一个儿童。

我并不知道他是谁,

只要他捡到了这只风筝,

他一定会露出笑容!

(2024/2/4 立春时撰于上海)

(责任编辑:孙小宁)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