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剧照和说明书
台前幕后的那些人和事
这部电影紧紧抓住“风筝”和“孙悟空”这两个经典中国文化元素,巧妙地利用“美猴王”无所不能的神通广大,以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手法,将远隔千山万水的中法两个国度连接在一起。很显然,这只“风筝”的意义已经“逸出”文化艺术范畴,其精神指向直抵人类灵魂中的善良层面。
1957年7月30日,影片的法国部分在巴黎开拍。一个月后剧组移师中国,于9月10日开始拍摄北京部分,一直到10月份完成了所有外景拍摄进入后期制作。影片中的主要演员分别来自两个国家,其中的小演员都是本色出演,因此非常真实。作为群众演员,当时北京市有几所小学的学生也参加了部分镜头的拍摄。与法国小朋友一起拍电影的人生记忆,一定会留在当年那些北京孩子们的脑海里。
《风筝》主要人物:比埃罗、周佩琴、宋小青
当然,影片中三位来自法国的小演员肯定是被关注的重点。其中最小的女演员是饰演小妹妹尼高尔的西尔维娅娜·罗森伯格,她是法方剧组从海选中众多“黄头发大眼睛”小姑娘中选拔出来的小精灵,拍摄时只有5岁半,聪明可爱自是不在话下。她很喜爱中国的玩具,手里总是拿着一个中国制作的手工绒鸟。她经常和中国小演员在一起蹦蹦跳跳地玩耍,还会用中国话叫“叔叔”“阿姨”,向每个人道“早安”。
在拍摄景山的一场戏之前,她突然生病,剧组为了“抢镜头”,临时找了一位相貌与她相似的中国小姑娘,染发化妆,作为替身。就要开拍时,罗森伯格又赶到了现场,原来她自觉好多了就坚持来拍戏。当她看见那位与她一模一样的小姑娘,感到非常惊奇,等仔细看清对方的脸时,才弄清楚了真情。于是她亲热地拉起对方的手合影留念,并且十分友好地说:“她是中国的尼高尔,我是法国的尼高尔,我们都是尼高尔!”
影片中,法国小兄妹在北京遇到一位懂得法语的中国小姑娘“周佩琴”,大大方便了他们的北京之行。而这位会讲纯正法语的周佩琴,其饰演者名叫“华卫民”,其祖父华南圭(1876-1961)、父亲华揽洪(1912-2012)是两代都在法国学成建筑工程设计之后的归国者,对中国近现代建筑事业和社会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知名人士。华卫民的祖母是波兰裔,母亲是法国裔,所以她是一位出生在法国,有着三国血统的混血女孩。这样的背景本身就是中法两国之间长期历史交流的生动例证,也为后来围绕这部影片发生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根据华卫民自己的回忆,她当时得知中法合拍电影的消息后,是主动找到摄制组请求做协助拍摄的志愿者,当导演了解她的能力后喜出望外,为她在片中设计了一个重要角色。她的加入,使得中法两国小演员的交流更加便利,这也是促成影片顺利完成的意外之喜。
比埃罗兄妹来到了紫禁城
而在中方的演员中,还有两位特别值得一提。其中最能吸引法国观众眼球的“孙悟空”饰演者是中国著名的京剧武生张春华(1924-2019),他自幼学戏,专工武行,在京剧流派中是叶派武丑的主要继承人。1955年张春华曾随中国艺术团赴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演出,以《大闹天宫》中的美猴王形象让巴黎观众对东方艺术大开眼界。因此,《风筝》中孙悟空的角色仿佛就是为他量身定设,非他莫属。在影片中,张春华不负众望,以“华美的扮相,精湛的武功,富有韵味的道白”倾倒观众,在短短几分钟里,他不仅将中国神话英雄孙悟空的无所不能展现得惟妙惟肖,也为其演艺生涯留下了不可多得的银幕神韵,丰姿永远定格在这部电影的精彩镜头之中。
张春华在《风筝》中饰演的孙悟空
除了京剧演员外,在这部影片中其实只有一位专业演员,他就是著名电影艺术家谢添(1914-2003)。谢添饰演了一位在巴黎开设古玩店的老华侨,影片中的法国少年比埃罗带着捡来的风筝请他释惑,从而弄清楚了风筝的来龙去脉,并产生了想要与中国“宋小青”交朋友的激情。时年43岁的谢添在影片中的戏份并不多,但他将角色需要的慈祥与幽默发挥得恰到好处,从而为剧情的进一步展开作了承上启下的铺垫,他的精湛演技也为这部电影加分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