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鸡蛋
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鸡蛋起源于先秦时代有些地区有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是度过这一时期的最好的食品储备。所以古人认为在清明节的时候吃鸡蛋,意味着接下来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清明节的鸡蛋不仅可以吃,还可以用来画或者是雕刻。只不过画过的鸡蛋还可以吃,雕刻过的鸡蛋只能用来欣赏了。
3、大葱和蛋饼
清明节青岛很多人家都要吃大葱和蛋饼,寓意聪明伶俐,古时青岛地区有很多人家也会捏面花,俗称“蒸小燕”清明节这天一定会吃白面小鸡和鸡蛋,寓意小燕子来了,真正的春天也到来了。
4、艾粄
有一句俗语叫做“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客家人在清明节必备的传统食物,艾的主要原料就是艾草和糯米,它的做法也比较简单,因为艾草做成的食物都会有一种独特的口感,所以很多人喜欢吃艾粄。首先把采摘回来的鲜嫩艾草洗净,放锅中煮熟后捞出来把水分沥干一下,煮过艾草的水要保留好备用。然后把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细越烂越好。艾草泥剁好后,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和成面团。然后把准备好的所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封口捏成圆形等各种形状,放入锅中隔水蒸15-20分钟就可以出锅了。
5、馓子
清明节的时候,南方和北方都有吃馓子的习俗,馓子是一种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我们在超市或者一些小摊的地方会经常看到有卖馓子。南方和北方的馓子也会有些不同,南方的馓子偏细一些,多以米面为主料。北方的馓子比较粗糙一些,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